第104章 朕倒要看看,谁敢在宫中装神弄鬼。(第3/5页)
阮惠嫔脸上一僵,很快却又道:“不是。”
“臣妾方才醒来,是在桃花坞中……”阮惠嫔眼泪扑簌而落,“臣妾在桃花坞看到了,看到了邢姑姑的尸体。”
“什么?”
抽气声不绝于耳。
众人皆十分惊骇。
景华琰睨了梁三泰一眼,梁三泰就立即退了下去。
此刻景华琰才道:“姜美人,你有什么要说的?”
他的目光直直落在姜云冉的面上,语气冷淡,似乎之前一月的独宠不过尔尔,并未因此而多加垂怜。
姜云冉上前一步,她此刻满脸疑惑,懵懂无辜。
“回禀陛下,太后娘娘,臣妾同惠嫔姐姐离开竹林轩后,就在桃花坞之外说了几句话,”姜云冉顿了顿,她也委屈地低下头,“惠嫔姐姐出身名门,似不知怎么与我这等寻常百姓相处,说了几句不太投缘,臣妾就离开了。”
“惠嫔姐姐怎么会这样说呢?”
她眨了一下眼睛,显得纯洁又无辜:“惠嫔姐姐怕不是……怕不是发了癔症,把刚发生的事情都记错了吧?”
阮惠嫔听到她的说辞,顿时急火攻心,好不容易平复下的心情立即爆发,愤怒直奔头顶。
“你胡说!明明是你……”阮惠嫔声嘶力竭,“你如何能证明?”
就在这时,一道高挑的身影向前一步。
慕容昭仪也诧异地看向阮惠嫔:“本宫能证明。”
————
这宫中千人千面。
有人肆意妄为,有人隐藏真心,有人心恶面善,有人枉做小人。
慕容昭仪身在其中,五载沉浮,但她哪一个都不是,她就是她自己。
之前性情大变,只是因为中毒生病,如今痊愈,才慢慢展露出她本该有的光彩。
苍鹰永远都是苍鹰,他们不会伪装成柔弱的喜鹊,也不会为了荣华富贵,放弃广阔的天空。
能让她抛却苍穹的,唯有肩膀上的责任。
她入宫五载,从不沾染宫中任何俗事,唯一与其他宫妃有所牵扯,便就是听雪宫大火、阮婕妤薨逝一案。
而与徐德妃之间的误会,也并非起源于她,是徐德妃自己隐瞒了敏症。
平日里,她不同旁人交好,也不同人结怨,只活在她一人世界中,便是对陛下和荣华,也都并不过心。
这宫里,总有许多特立独行之人。
不过慕容昭仪也并非乖张孤傲,因卫美人与她同住一宫,两人才彼此往来,也算是熟稔。
似乎也仅此而已。
然而今日她却站了出来。
阮惠嫔愣了一瞬,就连阮忠良的眉心也轻轻蹙了一下。
无论是谁,都没想到为姜云冉作证的居然是慕容昭仪。
她的证词是很有分量的。
“回禀陛下,太后娘娘,臣妾不知阮惠嫔和姜美人一起离开了竹林轩,正巧也要更衣,恰好便在那时离开。”
准备给天潢贵胄们更衣的是牡丹楼,上下共有两层,正巧就在桃花坞左近。
“臣妾行至竹林之前,远远就瞧见两位妹妹在闲话,不过因表情不甚愉快,臣妾就没有走近,也并未打扰。”
这的确符合慕容昭仪的个性。
慕容昭仪面色如常,平静说道:“臣妾能看到,两人说了几句之后就不欢而散,姜美人往牡丹楼行去,而阮惠嫔则转身进了桃花坞。”
这一番证词,同姜云冉的都能对上。
慕容昭仪口齿清晰,条分缕析,以旁观者清的姿态,把事情完整讲述清楚了。
“后来臣妾同姜美人一起在牡丹楼更衣,出来时恰好碰见,便一起回了竹林轩。”
说到这里,慕容昭仪看向景华琰。
“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阮惠嫔难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
“你胡说!胡说!”
她不顾阮忠良的阻拦,神情很有些扭曲:“你们是一伙的,一伙的。”
仁慧太后沉声开口:“够了。”
阮惠嫔的声音瞬间卡在喉咙里,她眼睛瞪得很大,整张脸狰狞可怖。
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癫狂。
阮忠良适时上前,沉沉看向阮含珍:“惠嫔娘娘,许是娘娘今日吃了酒,有些醉了,记错了事也不一定。”
事已至此,还是先把事情掩盖过去再说。
若是再任由阮惠嫔发疯,还不知要说出什么话来。
阮惠嫔虽然同廖夫人离心,但她已经数月未曾与父亲好好说过话,同他倒是还有信任之情。
她委屈,愤怒,又很无奈。
甚至此刻她思绪乱作一团,神情恍惚,不知究竟是自己记错了,还是姜云冉和慕容昭仪合起伙来坑害她,一时间竟是神游天外,完全没了反应。
众人看她这般,都以为是她吃醉了酒,犯了癔症。
仁慧太后看向景华琰:“皇帝,既然有慕容昭仪作证,那阮惠嫔所言便做不得数,不如先让宫人送她回去,让太医诊治,还是宫宴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