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在我心里,你们比陛下重要。【一+二更】(第4/5页)

要换一名医正,如今如何可真不好说。

姜云冉道:“石头什么时候能到?”

赵庭芳压低声音:“明日就能到,我已经安排茉莉去接他了,明日我休沐,后日入宫,再给小主请脉。”

四目相对,姜云冉含笑点头:“有劳赵医正了。”

说到这里,姜云冉同她说了几句邓恩的去向猜测,然后才道:“最近阮忠良都在做什么?”

右都御史阮大人两袖清风,从不沾染酒色风月,府中除了夫人,未有侍妾通房,加之他生得清风朗月,在玉京口碑极好,人人皆称赞。

他下衙之后,多半直接回府,偶尔会去三宝斋买桂花糕,那是廖夫人最爱吃的。

也会去清风书斋看看新书,同那里的学子书生谈天说地,问一问各地风土人情,学子风采。

表面上看去,他不跟任何人家结交,除了踏青、赏花、诗词宴会,才会与各家走动,平日里轻易不往来。

他比郑定国还像是纯臣。

这十几年来,他一直如此,从未有过差池。

姜云冉有时都很佩服阮忠良,为了位极人臣,为了权倾朝野,他可以逼迫自己舍弃一切玩乐,十数年如一日。

有这样的心性,做什么都会成功。

“三宝斋和清风书斋我们都查过,没有异常,背后的老板也只是普通商人,与其他京中人家都无往来。”

赵庭芳也有些忧愁。

他们已经查了两个月,阮忠良一点疑点都没有表现出来,若再跟下去,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拿到他的把柄。

姜云冉沉默片刻,忽然道:“廖夫人呢?”

赵庭芳愣了一下,随即眨了一下眼睛,道:“是了,夫妻一体,阮忠良不走动,廖夫人却不可能不与各家夫人走动。”

“我让望舒去跟廖夫人,看看她那里可有异常。”

姜云冉颔首,道:“有劳了。”

她顿了顿,取出五十两银子,递给赵庭芳。

“冬日天冷,让他们多穿一些,别冻坏了身体,平日里也别减省,等事成了,我还有银子可使,到时候在溧阳做些小生意,不用发愁。”

逸香阁出来的孩子,都很能吃苦。

哪怕现在手里宽裕了,他们依旧不会大手大脚,总是为未来筹谋。

因为失去过家人,或者被家人舍弃,所以他们一切都只靠自己,从不祈求上天恩赐。

姜云冉同他们一起长大,最是知道他们的想法。

赵庭芳叹了口气,道:“我知道的,咱们在溧阳的刺绣铺子如今生意很好,姐姐们能安身立命,靠自己养活自己,年少的孩子们也能有去处,如今芳草他们几个都在读书呢。”

说了会儿话,赵庭芳又叮嘱她一定要注意保暖,这才离去。

中午正用午膳,小柳公公就来了。

他还是那张寡淡的脸,没有任何表情说着吉祥话。

“姜才人,陛下赏赐才人福禄一品锅一道,羊羔锅子一道。”

姜云冉起身,平静谢恩:“多谢陛下恩赏。”

小柳公公看了看她,见她脸上没什么喜色,犹豫片刻问:“小主,看您身体似已大好。”

“没好呢,”姜云冉淡淡道,“还得养好几日,这可是太医说的。”

小柳公公:“……”

病没好,牌子就挂不了,她不去乾元殿,陛下就瞧不见她。

小柳公公无奈眨了一下眼睛,只能退下了。

姜云冉不知是景华琰又打什么算盘,她自己跟青黛他们一起吃了一顿热锅子,浑身都暖和了。

趁着下午阳光好,紫叶领着莺歌等一起晒衣裳。

冬日的袄裙、褙子和大氅都得晒一晒,被褥都用了新棉花,在院中打一打,晚上盖的时候都还是暄软的。

他们正忙着,外面就传来细碎的说话声。

不多时钱小多就进来,对姜云冉请示:“小主,苏宝林并韩才人、赵选侍和李选侍一起过来看望小主。”

姜云冉仰头看他,问:“已经到了?”

钱小多上前一步,搀扶她起身:“是,已经到了。”

姜云冉便拔高声音说:“还不快请进来,不知道尊卑的东西!”

姜云冉整了整发髻,自己亲自出去迎接。

绕过影壁,抬眸就看见苏宝林站在宫门之下,正温声细语同身边的韩才人说话。

数日不见,韩才人身上换了一件崭新的珠绣褙子,里面是水红的大袖袄裙,看起来眉目舒展,整个人都清润许多。

尤其她头上那一枚红宝石金簪,在鬓边熠熠生辉,一看就不是俗物。

见姜云冉出来迎接,苏宝林立即上了前来,握住姜云冉的手:“妹妹病着,如何出来相迎?快回屋暖着。”

姜云冉笑了一下,说:“姐姐亲自前来看望我,哪里敢坐着相迎,快请进,青黛,把六安茶取出来,可要同姐姐妹妹一起说会儿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