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又是一年春天。
暖风卷走阴霾,露出如洗的碧空。冻土之下,嫩芽顶破残雪;溪涧破冰,流水随波而歌。
紫薇宫中,浩大的星图泛着阵阵幽蓝光辉,万千星子无声流变。突然,星图上的空间一阵扭曲,未被星辉笼罩的黑暗处荡开一圈涟漪——
是荀妙菱从星图里走了出来。
她捏了捏自己的鼻梁,有些头晕脑胀。
没想到师伯所谓的考核居然就隐藏在星图之中……
虽然现在归藏宗家大业大,但早年确实是以观星和阵法起家的,要求继承者对诸天星斗的运行规律烂熟于心——但经历了千年的研究,先贤们发现,在星斗阵法之上,还隐隐蕴含着其他的大道,探索起来无穷无尽。
因此,归藏宗的历代研究者就将自己的体悟融入了这星图之中。一点一点,聚沙成塔。
但那些东西不是就看见了就能直接拿来用。
那些烙印于星图中的痕迹,即使用神识去观察,也犹如镜中观花、水中窥月……唯有以自身对天地道法的参悟为基准,方能穿过表象,将隐于星图深处的无上玄奥化为己用。
简单来说,即使有巨人的肩膀给她站,但也得她自己慢慢爬上去,然后才能感应更深的规则。
大部分时候,一场短暂的参悟就会花掉她近一个月的时间。
这一个月内,她便会不眠不休、不吃不喝,大脑没有一刻停歇地,专注的去解决那些谜题。
一开始,大家还有些不适应。
因为荀妙菱在宗内的人缘很好,三不五时的总有人来找她,但是每次她都不在,即使是身为师尊的谢酌也只能摇摇头表示叫不出来她——大家还挺担心来着。
直到某个夜晚,秦太初的房门被敲响了。
她出门一看:是许多天不见的荀妙菱。
她眼下两片明显的青黑,整个人恍恍惚惚,像是一阵风吹过来就会飘上天似的。
“阿菱?”秦太初吓了一跳,随即抬手摸了摸她的侧脸。
“秦师伯……”荀妙菱慢吞吞地抬头,一双黝黑的眼睛幽幽地望着她。
荀妙菱是秦太初从小看到大的孩子。只一个表情,秦太初就知道她心里在想什么。
“这么久没吃东西,饿坏了吧?”她心疼地叹息一声,“来吧,进屋。师伯给你做吃的。”
这一晚,荀妙菱如同饿死鬼投胎一般,将秦太初做的整整一桌饭菜全给吃了,连一点菜汁都没剩。
以荀妙菱的修为境界,即便数年辟谷绝食,也不过是寻常之事。在有灵气的地方她就能活下去。但秦太初看她饿的能吃下几头牛的模样,就知道她是脑力劳动过度了,急需食物来补充能量。
这么想着,秦太初又动手给她炖了一锅的党参天麻乌鸡汤,又给她做了些核桃露,让她打包回去喝。
荀妙菱乖乖道了谢,来者不拒。
秦太初:“你平时要是找不到我,又想吃东西的话,去陶然峰的食堂就好。”
荀妙菱吃饱了,有些餍足地眯了眯眼,迷迷糊糊的说:“可是陶然峰的规定就是不劳作者不得食啊。即使我是亲传弟子,也不能随便打破规矩吧。”她最近实在是没空来陶然峰这边帮忙打杂。
秦太初摸摸她的头,觉得好笑:“我就是陶然峰的峰主。我愿意让你来吃,你来就是了——大不了就报我的名字,把账记在我头上吧。”
外峰弟子来陶然峰的食堂吃饭都要消耗点数,这个点数必须提前干活攒下来,才能使用。
如果秦太初也有账户,那她名下的点数自然是无限大,随便吃。
荀妙菱有些感动。
别看秦太初总是那么慈爱、宽容,但她其实是个很有原则的人。所有亲传弟子之中,荀妙菱是第一个被允许去陶然峰随便蹭饭的。
吃完饭,她休息了一晚,给师父留了个字条,就回到紫薇宫的星图中继续参悟了。
第二天起来看见了字条、连她的面都没见到的谢酌:“……”
如此循环往复几次,谢酌有些担心。
他进了紫薇宫的玉明殿,恰好玄明仙尊就在那儿翻阅一本古籍。谢酌一打眼就看见了他身后那幅星图。原本银蓝色的星图不知从何时已经染上了熔金般的色泽,甚至大部分星辰都已经被点亮了——
谢酌着实吃了一惊。
“她参悟的速度这么快?”
当年,他在正式就任峰主之前,也试过进入星图历练。花了将近五十年的时间,才将星图给点亮。
玄明仙尊脸上却没有太多惊讶的神色。
又或许他早就已经习惯了。
“你的这个徒弟,非同凡响。”玄明仙尊眼中神光熠熠,感慨道,“归藏宗开宗立派数千载,天赋出众者如过江之鲫,却从未有一人如她这般,仿佛生来便能与星图共鸣。她这样的孩子,有仅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