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最珍贵的,在她身边。(第4/5页)

程星朗感激这对夫妇的用心,无比庆幸,是他们给了弟弟重获新生的机会。

邮件里附带弟弟的照片,身着白大褂的他在偏远地区为当地居民义诊。

如今,他成为一名无国界医生。

这对养父母告诉程星朗,他们是从医疗组织负责人口中辗转得到消息,才发出这封邮件。弟弟经常在医疗资源匮乏的地区工作,就连他们也难以联系上他,但不管怎么样,他们一定会想办法将哥哥的消息带给他。

命运实在是奇妙。

十八年来,程星朗从未放弃追寻,而弟弟带着无形中的牵挂,用自己的方式好好活着。

在世界的不同角落,兄弟俩仿佛遵循着一场无声的约定,同样选择成为医生——

延续着父母未完成的使命。

……

祝晴对盛放小朋友的承诺,从不会食言。

有时候她想,也许这是在治愈儿时那个从未被珍视的自己,弥补看得见的遗憾。

按照约定,舅甥俩搬回了油麻地警署旁的公寓小住。

只有他们两个人。

搬家前,萍姨来来回回跑了好几趟,将这个最初的家布置得温馨妥帖。

加多利山别墅的地下室,被装修成舅甥俩的秘密小天地,只是最近没有案子,白板上还空荡荡的。而现在,油麻地公寓那块熟悉的旧白板,又被重新利用,上面写满舅甥俩的日常表。

白板上一左一右列着两份日程。

盛放只写着玩耍时间,而祝晴写下的则是学习安排。

“你什么时候被大姐带坏了?”盛放抗议。

祝晴用马克笔轻轻敲他的小脑袋。

放放捂着头逃跑,跑了一圈又坐回来。

这个熟悉的家,每一个角落,都藏着他们共同的、最美好的回忆。

那些欢声笑语仿佛就在昨天。

祝晴躺在地板上,放放便立刻跟着贴到了她身边。

他们望着天花板,连嘴角扬起的弧度都一模一样。

“傻笑宝宝。”祝晴戳了戳他的小梨涡。

放放提议,今晚他们在客厅打地铺。

祝晴二话不说,和他一起抱来被子。这是一个萍姨不在的夜晚,没有人唠叨着“好凉好凉”,他们就像是调皮的小孩,沉浸在有趣的游戏中。

客厅宽敞的地铺上,舅甥俩打着滚,电视始终开着,不知名的节目是他们嬉闹间的背景音,愉悦的笑声盖过了那一声声对白。

盛放想,他一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小孩。

“就像开派对一样。”祝晴说。

放放认真地纠正:“这才不是派对呢。”

临睡之前,盛放嘟囔着什么,咂了咂嘴巴。

祝晴凑近时,只听见一声软软的“嘘”。

“怎么睡了?”她趴在柔软的被子上,拍拍胖乎乎的小孩,“起来玩啊。”

……

搬回油麻地警署的第二天,一到下班时间,CID的同事们就迫不及待地伸起了懒腰。

“无惊无险又到五点,收工!”

“去不去深水埗的炳记吃鱼片粥?”

“改天啦,家里煲了靓糖水……”

“今晚陪阿Ling睇戏,先走了。”

他们踩着点收工,短短几秒,一道道身影消失得无影无踪。

今天盛放去上天文课,由萍姨负责接送。祝晴多留了一刻钟,整理完旧案卷,抬眼时看见程星朗站在办公室门口,身旁还跟着一身运动装扮的阿Ben。

阿Ben肩上背着壁球包:“你们快点,我约了七点的场,迟到也不补时间的。”

程星朗坚持要先送祝晴回家。

“这么近还要接送吗?”她忍不住笑道。

阿Ben促狭地眨了眨眼。

就是啊!想当初他让程星朗送madam回家,人家只淡淡说着“这么近送什么”……

一路走到家门口,程星朗突然说:“你眼睛里有东西,我看看。”

祝晴仰起脸。

钥匙转动锁孔的瞬间,他的手掌轻轻覆上她的眼睛,另一只手扶住她的肩膀。

就在她困惑地转身时,房门打开了。

“三、二、一……”

眼前黑暗褪去,客厅里缀满了暖黄色的彩灯。

彩带筒“啪”一声响,彩带飘扬,落在角角落落的缤纷气球上。

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映入眼帘。

他们明明在下班之前说着晚上的安排,此时却都出现在她面前。

盛佩蓉温柔地笑着:“可可回家了。”

萍姨从厨房探出头,身上的围裙还没解下。

本该在上天文课的小朋友,踢着小短腿蹦蹦跳跳地来拉住她的手。

祝晴懵懵地站在原地。

“生日快乐。”程星朗在她耳边低语。

放放拉着她来到餐桌前:“Surprise!”

这是祝晴人生中第一个生日蛋糕。

烛光在她清亮的眼底跳动,耳边是妈妈说着第一次给她过生日的感慨,手里是盛放亲手制作的祝福贺卡,眼前摆着程星朗精心准备的礼物,还有同事们洋溢着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