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他能看见吗?(第5/6页)
“不行!”盛放铁面无私,小脑袋摇得像拨浪鼓。
驶往嘉诺安疗养院的路,祝晴再熟悉不过了。
那些日子里,他们舅甥俩几乎把这里当成了第二个家。
护士站因他们的到来热闹非凡。
盛放像一只欢快的小麻雀,热情地和每一位医护人员打招呼。
罗院长、李医生、Mandy姐姐、露露姐姐、沈护士和戴护士……即便相隔好几个月,盛放仍能准确无误地叫出每个人的名字。他甚至还惦记着送锦旗的事,像个小督察似的认真检查。
“当然送了。”祝晴捏捏他的小鼻子,“你大姐办事什么时候含糊过?”
不仅是定制的锦旗,盛佩蓉还设立了植物人康复专项基金,专门派人跟进。
对那位曾帮助他们寻找孩子的何嘉儿,盛佩蓉诚挚地感激,登门致谢,妥善安置他的家人。只可惜,这是她能为那个怀揣战地记者梦想的热血女孩做的最后一件事……
盛放小朋友和祝晴一起,在熟悉的病房和办公室间穿梭。
等回到康复中心时——
“还说陪我来复健。”盛佩蓉对康复治疗师小声嘀咕,“结果把我一个人丢在这里……”
话音未落,她对上两双微微眯起的眼睛。
“说坏话。”盛放抱着短短的双臂。
“被我们抓到了。”祝晴默契接话。
盛佩蓉忍不住笑出声来。
完成四十五分钟的康复训练,离开时,盛佩蓉独自走下高高的台阶。
戴护士站在门口,朝她竖起大拇指。
“这个戴护士啊,”上车后,盛佩蓉笑道,“把我当小朋友一样夸奖。”
祝晴回头,系安全带的动作顿了一下,望向疗养院的玻璃门。
“在看什么?”盛佩蓉顺着她的视线回头。
阳光刺眼,模糊了玻璃门的倒影。
祝晴摇摇头,发动车子:“可能看错了。”
……
结案后清闲的时光里,每个寻常夜晚,放放小朋友家里都洋溢着温暖的喧嚣。
年关将近,萍姨戴着老花镜,在小本子上细细列着年货清单,时不时抬头和盛佩蓉商量。
祝晴端着热茶靠在书房门框上。
从前她总觉得春节不过是个普通假期,往往一个人冷冷清清地就过去了。盛放更是对过年毫无概念,他还太小了,即便萍姨说起小时候妈咪给他穿新年服的往事,也只是歪着脑袋,记忆并不清晰。
但今年不同,他们早早就开始数着日子。
日子又要翻开崭新的篇章,一切都让人充满期待。
客厅里不时传来笑声,书房内,祝晴敲击键盘的声音时断时续。
“晴仔晴仔!我要买最大、最大的烟花!”盛放踢着小短腿过来,“我们一起在院子里放烟花,好吗?”
“好啊。”祝晴头也不抬地应着。
崽崽圆润的小下巴抵在桌沿:“你在给程医生回邮件吗?聊什么啦!”
盛放手脚并用,爬上转椅。
他的手指也轻轻敲键盘,戳了几下,双手托住小肉脸。
打字太难喽!
“这么——多字。”盛放握着鼠标,漫无目的地点击。
跳动的光标不经意间落在发件箱页面。
屏幕上的文字不同于冷硬的文件报告,倒像是在讲述一个故事,圣心庄园里那对母子,如何在遗憾中寻找希望与光亮。
“出来玩啦!”盛放的小脸在桌沿挤成一团,“哪有这么多话要说嘛!”
祝晴的手指悬在键盘上。
一来一回的邮件通信中,他们竟敲下这么多近况,字里行间都是生活细碎的暖意。
“可可,你回你的。”盛佩蓉闻声进来,拎着小弟往外扯,“你不要多管闲事!”
放放被拽走,还一脸不服气。
“我外甥女的事情,怎么能算闲事呢!”
……
盛放的小三轮车终于卸掉了辅助轮,变身成一辆真正的两轮单车。
他果然马上要成为大孩子了。
年叔按照承诺,教盛放蹬起自行车。可他很快发现,教雇主家的小朋友骑车,和带自己孩子完全是两码事。这可是小少爷,磕不得碰不得,年叔教得满头大汗,弓着身子死死扶着车身,一趟下来就累得直不起身。
而这位小少爷,两只小脚丫搭在踏板上,一脸紧张的小表情,甚至忘了蹬。
盛佩蓉看不过去,摆摆手让年叔别勉强。
盛放便将主意打到祝晴的身上。
“晴仔晴仔,你可以当我的单车教练吗?”
萍姨嘀咕着,只听说考车牌会安排教练,没想到在少爷仔家,连单车都需要教练手把手指导。而且他还有模有样,拿出祝晴学车时笔试用的《道路使用者手则》,一本正经地研究起来。
“我很严格的。”祝晴抬眉,“确定要跟着我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