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好——闷——啊——”(第3/7页)

“我劝她脚踏实地。”她继续道,“小燕不听,最后一次见面,我们吵了一架。她从我家里跑出去,我以为她还会再来,像之前一样。但是没想到,小燕再也没有出现过。”

那之后,她们再没有联系。

也就是说,荣子美口中的“失踪三年”,时间并不准确,可能存在好几个月的误差。

“我早就说过,林听潮一定有问题。”荣子美说,“你们查到了吧?”

但是当警方问及“林听潮”这个人,她却又摇摇头。

“不知道什么学校,不知道做什么工作,我没有见过她。”

“一直是小燕回来说的。”

“我告诉她,这个人怪怪的,她不听,一定要接近林听潮。”

“小燕觉得,有钱人说一句话,分量比我这个穷酸表姐要重多了。”

“邝小燕的父母在哪里?”

荣子美的嘴角扯出一个讽刺的弧度:“一个喝死在路边,一个跟人跑了。”

就在这时,护士推着药车进来查房。

荣子美始终坐在母亲的病床边,细心地帮老人掖好被角。

警方临走之前,突然问:“为什么你一报警,断趾就出现了?”

“我半年前就报过警。”荣子美说,“长沙湾警署那些人,当我是疯子。”

祝晴将名片递给荣子美:“想起什么随时联系我们。”

警方转身离开时,余光瞥见荣子美将名片对折,塞进洗得发白的牛仔裤口袋。

护士推着药车走近,荣子美立刻抬起头,语气里带着焦急。

“护士小姐,我妈昨晚一直指着头,好像是头晕,要不要紧啊?”

“是不是医生开的降压药有副作用?”

“不是……我不是不信医生……”

荣子美的声音逐渐远去。

走廊上,曾咏珊压低声音:“她真的跟这事没关系?”

“别的不好说。”小孙撇撇嘴,“长沙湾警署办案拖沓是出了名,投诉科档案堆得比人还高。”

……

刑事调查组办公室里,纸张和档案铺满工位。

祝晴抱着邝小燕的学生档案重重拍在桌上,扬起一阵细小的灰尘。

“你小心点。”曾咏珊立马说道,“医生不是让你少提重物吗?”

“少提。”祝晴抿了抿唇,“不是不提。”

“小心我告诉你舅舅。”

提起啰嗦小舅,外甥女就老实了,剩下的一大摞资料,交给豪仔代劳。

“查过了,邝小燕中三辍学,中三之前她所有同班同学,甚至校友的名单都在这里。”

“查遍全校师生名单,根本就没有林听潮这个人。”

徐家乐则指了指户籍科的资料:“全香江叫林听潮的一共有十三人,不是年龄对不上,就是性别不符。”

黎叔接过资料,都要气笑:“一个移民,一个去世,一个假身份……剩下的不是七十岁老人,就是未成年儿童?”

祝晴盯着白板上的现有资料,眉头紧锁。

这情形,让她想起赫德书院那个叫林希茵的轻生女孩,当时同样只有一个模糊的名字,同样查无此人,当时他们将调查范围锁定在全港的重大活动,最终才找到她。

这一次,又该用什么样的办法?

或者,会不会根本就没有这个人?

曾咏珊与祝晴有同样的疑虑。

她沉吟道:“你们说,会不会是荣子美在误导我们?也许根本就没什么林听潮。”

“但是找长沙湾警署调过档案,半年前,荣子美确实报警找过表妹。如果她是自编自导自演这一场戏,图的是什么?”

“感觉不像,忘记上午那些护士是怎么说的了?”

早在上午离开医院前,警方就已经拿到护士的证词。

此时,祝晴将笔录本摊开。

“被辞退后,她几乎二十四小时都在病房。”

“以前在超市当收银员时,连母亲的医药费都付不起,现在全天照顾,反而省下看护费。”

曾咏珊回想着两次和荣子美见面时她的状态。

“其实表妹失踪,想要报案找到她也是人之常情。”

“我们这职业病真是没救了,不管见到谁,第一个都先当成凶手。”

“我更倾向于荣子美并不知情,但在下结论之前,必须先确定有‘林听潮’这个人。”

祝晴埋着头,指尖轻轻划过邝小燕小学、中学时期的校友名单。

“对了。”她抬头,看着徐家乐,“记得士多老板的儿子叫什么名字吗?”

昨天电话里,对方听见“邝小燕”三个字时,反应太过反常,不像普通的街坊关系。

士多老板提过,自己儿子是邝小燕的小学同学。

“好像老太太确实叫过他儿子的名字……”徐家乐拍了拍自己的额头,“叫什么来着?我明明记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