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欢乐趣,离别苦(第2/2页)

来不及回味离别,便去操练兵马。

他清楚,接下来要面临大规模野战和会战,骑兵是主导。三万骑兵,每人至少一匹备马,一匹驮马。这十万军马,是军队的动力。

于是,他经过深思熟虑,下达了成为主帅后的第一道军令,内容出乎所有人意料:提高军中所有马夫马倌,兽医,鞍匠,钉掌匠的酬劳。

后来,他偶尔会想,若当时知道,这一别之后险象环生,就多送一程了。

**

“九叔和皇嫂都辛苦了,快坐。茶里加了苦瓜和葛根,你们尝尝。”

盛夏湿热的风,将永历小皇帝的寒暄卷到楚翊身边。这声音依然稚嫩,但不知何时起,低沉了一点。

楚翊品着茶汤,端详皇帝,发现他高了一截,比田里的麦穗窜得还快。他十二岁了,不久,会开始变声,个子见风就长。

“朕好些年没见过嫂嫂了,你没怎么变。”永历笑着打量吴霜。

“陛下如今俊朗神武,大不一样了。”

又闲叙几句,聊罢近期战果和另辟江上战线的战略,楚翊说起另一桩事:

“臣在路上想了很久,对于因伤致残的军人,除了抚恤,该另增抚恤,由地方按月贴补。无家人的,则住进官府修办的疗养堂。阵亡者的家眷,也定期补助。为国流血者,绝不可贫弱。”

“九叔是摄政王,就按你的想法来办,不过……”永历沉吟一下,“如今军费甚巨,还要造船,再增加这样的开销,会加大财政压力。为何不推迟几年?待天下大定,再优待将士。”

“陛下,先优待他们,方能天下大定。”楚翊放下茶盏,从容作答,“当前线的将士听说,因战伤残会终生得到抚恤,士气才会从根本上提振。不说以一当十,当三绝不成问题。”

永历连连点头:“朕懂了。想让人搏命,除了封赏激励,还得扫除后顾之忧。”

楚翊微微一笑,又问起吴大学士的病情。帝师吴正英染了暑气,热邪入体,勾起一股急症,已卧床数日。

永历神情一暗,扬起的嘴角缓缓垂下,叹了口气,说不容乐观。短暂的沉默后,说道:“此番大破重云关,九叔劳苦功高。你先前自降为郡王,该回封亲王。”

楚翊淡定地谢恩。

“叶将军乘胜连捷,亦功不可没,着加封骁姚侯。”永历纯真一笑,“骁为勇,姚为美。朕想了一夜,觉得这二字颇合适。”

楚翊也笑了,替远在边关的王妃谢恩。好啊,宁王府可了不得,一王二侯。虽然四舅的爵位是“战死”后追封,但也是凭实力。

永历又看向吴霜:“皇嫂,朕命你为大昌水军统帅。全权执掌募军、备战、督造战船事宜。”

“末将必不负所望,尽心竭力。”吴霜飒气地拱手,目光凛然。

永历瞧着她,目光带着淡淡的亏欠和遗憾,以及一点不自在。他想聊聊兄长,天妒英才的恒辰太子,又不知从何说起。

当年,噩耗传来时,他才七岁。举国哀恸,皇考一夜白头。不过,小孩子所感受到的悲伤总是很模糊。事后回忆,最清晰的,竟是日夜守灵的疲惫。

周年祭后,先皇才重立太子。那之前的一年里,每一天,永历都从周遭感受到一种莫名的压迫。仿佛,他窃取了什么。

所有人都在从他身上,窥寻那个人的影子。母亲也告诫他,别贪玩,别让父皇失望。你本与东宫无缘,如今一切都不同了。

沉默半晌,永历只对不让须眉的嫂嫂说了一句:“你多年没回顺都,城里更繁华了,该多逛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