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绝杀时刻

“我亲眼目睹,初五的亥时正刻,吴大人进了宁王府的后门。”庆王自信地扫视群臣,最终将紧迫的目光逼在九弟脸上,“直到天亮,才出来。”

“我与吴大人并无私交。”楚翊淡淡道出实情,“四哥,你做梦了吧。”

然而,庆王固执于“眼见为实”,发出尖锐的嗤笑。他的拥趸们也跃跃欲试,待他将罪证夯实,就要疯狗般一拥而上,分食了楚翊。

令其以郡王之尊上殿,以庶人之卑回家。

“第二天,你困得哈欠连天,以为我没注意?”庆王威风凛凛地踱步,用手指戳向楚翊,“你和吴大人,选在放榜那日会面,是因为这些新科进士里,就有你们要笼络的人。怎么安排,你们已连夜商量好,包括让探花做皇上的侍读。

殿试的选题,之所以是‘论翠屏府之新政’,也是吴大人要为你在新科进士中树立威信。试卷我看过,无一例外都对你赞扬有加。还有,上次泄题,你自请削为国公。而吴大人在皇上耳边说了一句,你便只是降为郡王,不痛不痒。哼,你们的关系,非比寻常!”

庆王又扫一眼面无表情的吏部尚书袁鹏,再度盯向楚翊:

“去年秋天,原吏部尚书杨榛犯事。谁也没想到,会擢升袁大人接任。谁人不知,你老九是袁太妃一手抚养,袁大人算是你的舅舅。这,必然也是吴大人左右了皇上的想法。袁鹏刚站稳脚跟,又拔擢了革员李青禾,将其安排在户部,为你效力。”

一番高谈阔论后,庆王面向御座,激昂地下了论断:“吴正英对宁王百般袒护,不胜枚举。臣断定,这二人已结为朋党,意图摆布圣意。其党羽,还有袁鹏和李青禾。”

楚翊平静地看着四哥,在心里为对方的前途吹奏起唢呐,布置了庄重的灵堂。

小五判断得没错,庆王找了许多佐证,来巩固自己的结论,且深信不疑。先入为主,是要命的人性漏洞。那个初遇小五,一见钟情的少年逃不过,庆王也一样。

庆王甚至没查一查,初五那天夜里,吴正英在哪。他被表象,和抓住对手把柄的兴奋彻底蒙蔽了。

“四哥,你构陷忠良。”楚翊的回应简短而掷地有声,“我不曾密会吴大人。初五夜里没有,之前也没有。”

庆王瞟他一眼,得意地昂着头。皇上已无人可依,亲近的师傅和九叔都背叛了他,他只能依靠自己了。

“庆亲王。”永历终于开口,稚嫩的脸庞阴云密布,甚至没有称其为四叔,“初五那晚,吴大人陪朕彻夜研读殿试试卷,夜里就宿在勤德殿的偏殿。探花的字写得好,可做侍读,也是朕提出的。”

庆王一愣。

楚翊看向他,轻轻撇嘴挑眉,又耸耸肩。

没错,初五这日子,是故意挑的。王喜跟宫里的老朋友打听到,吴正英留在勤德殿用晚膳,还打发了等在宫外的家仆。楚翊判断其要在宫里过夜,才派永贵去找接头人,执行“障眼法”。

“殿试的题目,确实是朕和吴师傅一起选的。”永历起身,因愤恨而哽咽,“新政本就是国家重策!你眼里却没有国策,只有党争。将朕想成晦盲否塞之人,还构陷朕的恩师!”

庆王哑口无言。

永历气得直抹泪,崇敬地望着默然而立的师傅,“吴师傅一生清廉,至今也只是四品。朕想为他加官进禄,他不同意。他说,谁都能升,唯他不行。因为他离朕太近,他不想朕遭人非议!万万没想到,还是没躲过这盆脏水!”

“我真的看见吴大人走后门——”

“管好你鼻子底下的门!”永历厉声怒喝,“万舸死前留下字迹,说你杀他。现在看来,没准就是你和他沆瀣一气,害得九叔泄题!”

他握着小拳头,原地转了两圈,猛然一指庆王:“把他乱棍打出去!”

庆王惊愕地张了张嘴,拔腿就跑。见殿外的侍卫没当真,他又讪讪地溜达回来。蓦然间,他想通了一切,指着楚翊大叫:“是宁王府上的人,提供假情报给我!老九,你太阴险——”

“什么?!”楚翊捂着心口,不可思议,“四哥,你在我家里安插细作?!你好卑鄙啊!”

十岁的小皇帝更加生气痛心,捂着脸呜呜大哭起来。群臣忙劝,真龙天子不可落泪,否则民间要发洪灾的。

“皇上息怒。”吴正英打破沉默,出列来到御前,屈膝跪地。

他沧桑浑厚的声音,像一剂定心丸。永历止住哭泣,跑下御阶,扶住师傅。

然而,吴正英却慢慢摘下头顶的乌纱翼善冠,沉缓道:“老臣请求停职居家,待一切查明,重回清白之躯,再陪皇上读书。”

永历一时无措,看向九叔。

“吴大人言重了,此事散朝后再议不迟。”楚翊怀着愧疚扶起吴正英,朗声问:“诸位还有事启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