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第2/3页)
元滢滢是头次出席朝廷宴会。元父官职不高,但每次宫廷设宴,他总是在邀请之列。可元父只带后母,和他的一对儿女。元滢滢若是想去,他就寻出各种借口,说是家中轿子不够,皇帝布置的位置不足。元滢滢心知肚明,他们嫌弃她身无所长,不能在宴会上给他们长脸。
元滢滢远远向后看去,清一色的官员服装,没有元父的身影。她低声问吕西翎。听他说道,依照元父的官职,元滢滢需得往后走上几步才能看见。元滢滢顿时腰肢挺直,心道之前不让她来,她还不稀罕来呢。坐的离皇帝那么远,连衣角都看不到,还不如不来。
元滢滢正得意,觉得有一目光落在她身上。她抬头看去,见到唐士程。
元滢滢数了数位置,才知后母口中的“是元家高攀”的分量。唐士程点头示意,面上风轻云淡,掌心却收紧。他叫来随侍,打听吕西翎的身份,得知他是吕皇商之子,心中微松。
商人出身,不足为虑。
轻歌曼舞中,身旁人在低声言语。元滢滢竖起耳朵听,他们口中说的竟是元茹和刘子皓。
“这个好喝——”
吕西翎开口,被元滢滢瞪了一眼。他看到元滢滢做偷听状,顿时面露无奈,把酒塞到她手里,嘴唇张合。
元滢滢喝了一口,眼睛发亮,但不便开口,免得漏过了关键言语,便重重点头,似小鸡啄米。吕西翎看了忍不住将头偏到一边,暗自偷笑。他奇怪何事如此引人入胜,让元滢滢连话都不敢开口说,便也跟着凝神细听。
两人刻意压低声音,元滢滢却听得清楚分明。元茹之事传的沸沸扬扬,元父颜面受损便想着尽快将她嫁出去。元茹一旦成了人妇,落在她身上的目光便会少了,大众的注意力很快会被其他事情吸引。元父以为事已至此,元茹嫁给刘子皓是最好的结果。但刘子皓只愿意纳妾,不同意娶妻。元茹哭闹不愿意重蹈覆辙,她放出狠话,倘若要她嫁给刘子皓,她情愿绞了头发做姑子去。
元茹如此抗拒,倒叫众人疑心当初不是两情相悦,而是刘子皓相逼。眼看着脏水尽数落在自己一人身上,元茹被洗刷干净,刘子皓如何能忍。他拿出两人私下里的传信、手帕,证明一开始虽是他先起的心思,但元茹心甘情愿,且多次主动相邀。为了不嫁给刘子皓,元茹心急如焚,想尽了各种办法,朝手帕交哭诉,说她懵懂无知,怎么抵得住刘子皓这等风月老手。昔日浓情蜜意的两人,此刻互相推卸责任,认为对方罪过更大,让众人看了好一场闹剧。
元茹的心思不改,私底下往唐家去过,做出一副可怜模样,直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她已经悔改,并且未曾丢过清白,仍旧是干净身子,不过是为刘子皓的甜言蜜语哄骗和他走的近了点。元茹起誓,她若是能嫁给唐士程,定然安分守己,为他相夫教子,绝不会再有乱七八糟的心思。为了取得唐家人的怜悯,元茹竟在唐府大门前跪下赎罪。初时众人嗤之以鼻,说她故意卖弄可怜。但元茹跪了一个时辰两个时辰,天逐渐黑了,飘落细雨,她仍旧跪着。众人便改了口风,可怜起元茹来。唐家开门,给元茹拿来伞,她并不接过,只求见唐士程一面。但郎心似铁,唐士程怎么会因为她的膝盖微弯就心软,命仆人紧闭大门,放出话来:元茹想跪便跪罢,无需阻拦,无论她是淋雨害病,还是身体撑不住悠悠倒下,都绝不允人去搀扶,只唤元家人来。倘若元家人不来,唐家不必管她生死。
一番话说的元茹心头发凉,她见唐士程薄情至此,当真不肯心软,便唤婢女的名字。躲在暗处的婢女现身,把双腿发软的元茹扶回家中。
元父为流言蜚语所扰,听旁人说,元茹行事不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让元梁有样学样跟着学坏了可就不好。元父便如了元茹心愿,将她送去做道姑。姑子本不用剃发,元父亲眼盯着,要人给元茹剪去青丝。元茹大哭一场,元父不曾心软,直言家中从此只有一儿一女,便是元梁和元滢滢。至于元茹,她待在道观中潜心修行,余生尚能安稳度过。假如她再惹出祸来,不要指望元家会出面。
元茹在道观苦修,日子清净,她心中却一片茫然。前世在宅院中尔虞我诈,她颇感疲惫,但起码有绫罗绸缎可穿,金银珠宝可戴。现在却穿着青灰的袍子,将身子罩成一个长桶状。元茹恍惚觉得,她如今的日子还不如嫁给刘子皓。只是后悔晚矣,元茹和刘子皓闹翻,刘子皓原本的未婚妻得知他的荒唐事登门退亲。他一气之下从床榻跌落,竟是把没有养好的骨头摔得粉碎,从此成了跛子,与仕途无缘。刘子皓恨极了元茹,他过去拈花惹草,但和哪个女子不是和平分开,唯有元茹脑袋拎不清楚,将他害成这副模样,腿坏了,未婚妻没了。刘子皓给道观递了话,让元茹多做苦力,她来道观是苦修,衣食住行都得减上一等,无需用的太好。元茹哪里受得了吃冷羹剩饭的日子,几次想托人给元家递话,皆是石沉大海。她身披被褥,身子瑟缩,才知道是被元家彻底抛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