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一个人,会真心疼爱她……(第3/4页)

李宜春既是以前的羌戎王,又是主动投诚过来的,于情于理,大燕都不好直接夺了他的兵权。

所以在商议过后,李宜春依旧会执掌一军,但燕羽军的驻地也会从行唐关移到羌州,与李宜春形成制衡,不让李宜春在羌州一家独大。

李宜春连忙表态:“不敢,臣一定竭尽所能。”

霍翎笑了一下,道:“说起来,与定国公搭班子治理羌州的羌州知府,你也是相熟的。”

李宜春诧异道:“臣所熟悉的同僚,也就是使节团的几位使臣了。”

霍翎颔首,平静道:“不错,宋副使乃治世能臣,我有意将他派往羌州宣抚一方。”

季衔山猛地抬头,难以置信地看向霍翎。

……

“祖父。”

千秋宴结束后,众人都各自打道回府。

陆淮扶着陆杭上了马车,待到车帘落下,陆淮就迫不及待开口:“今日之事,您怎么看?”

陆杭闭目养神:“不急,有什么事,回到府上再说。”

陆府,书房。

不等陆淮再次开口相问,陆杭直言不讳:“你做好准备,过两天上折子,自请前往羌州任职。”

陆淮惊讶:“祖父!”

陆杭道:“你是皇后的亲生父亲,身份太敏感了。趁现在能脱身,尽早脱身吧。带你媳妇一起去任上。”

陆淮还是难以置信:“何至于此。”

陆杭道:“不要往坏处想,你可以往好处想想。

“羌州虽是苦寒之地,但也正因为它百废待兴,才更能做出一番事业来。你出身富贵,仕途平顺,比旁人少了一番磨砺,这是好事,却也是一件坏事。

“而且只要我一日不从吏部尚书的位置退下去,你就始终无法当上衙门主官,倒不如离开京师,天高海阔。”

陆淮道:“可是岳母的身体越来越不好,连今晚的千秋宴都无法出席,我媳妇未必愿意在这个时候离开京师。”

陆杭道:“你媳妇实在走不了的话,就让她继续留下来吧。但你得离开。”

“是。”陆淮应得干脆,“我这就回去写折子。”

等陆淮离开后,陆杭独自一人坐在书房里,幽幽叹了口气:“这朝廷啊,还真是一刻也清闲不了。”

***

在季衔山突然出声,说要给卫慕族长赐国姓时,宋叙就暗道一声不好,而太后当着大庭广众的面直接宣布他的任命,更是坐实了宋叙的猜测。

宋叙担心季衔山会受到刺激,第二日一早,宫门刚开,他就立刻递了折子进宫求见季衔山。

昨日的喜庆与热闹还带着些许余韵,而太和殿里,唯余一片冷清。

季衔山坐在窗边。

先前那盆垂丝海棠被摔碎后,宫人就换了个位置摆放盆栽。

阳光打在季衔山的手背上,他问宋叙:“宋老师,你能不去羌州吗?”

宋叙苦笑:“怕是不行,这是太后娘娘的意思。”

季衔山沉默片刻,痛苦道:“都是因为我昨晚的自作主张惹怒了母后,才连累了宋老师。”

宋叙一惊,连忙否认:“陛下怎么会这么认为呢。”

宋叙直接将丁景焕的那番说辞挪过来用:“朝堂需要派遣能臣宣抚羌州,在当地进行教化和移风易俗。臣熟知羌州的风土人情,又不畏艰辛,很适合这个职务。”

季衔山摇头:“不,我了解母后。她将我的人一个个贬谪出京,现在连宋老师也要被贬出去了。明明你才刚立下一个大功。”

宋叙上前两步,将手掌搭在季衔山的肩膀上:“陛下,慎言。”

“慎言……”季衔山自嘲一笑,“朕在皇宫里,在自己的寝宫里,都需要慎言了吗。”

“我去求母后。”季衔山突然站起来,“我去求她,让她改变心意。”

“陛下。”宋叙拉住季衔山,“不是我不让你去找太后,而是你现在的情绪有些激动,难免容易说错话,伤及母子感情。还是先冷静下来为好。”

“我没有办法冷静,我不知道母后为什么要这么对待我。”

“您与太后,毕竟是血脉至亲,如果有什么矛盾与误会……”

宋叙说着说着,就有些说不下去了,这样的言语未免苍白无力。

一般的矛盾与误会,都可以想办法化解开,但是,权力之争,要如何避免,又有谁肯退让?

政权交替之下,还能容得下多少温情脉脉。

“血脉至亲……”季衔山不知想到了什么,眼眶湿润,“是啊,我与母后,毕竟是血脉至亲……”

已经被深深埋藏在心底的记忆再次复苏,天狩九年到天狩十年的除夕夜,那场风雪杀戮在他眼前徐徐展开。

那是他一生中最大的秘密,也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梦魇。

“母后当真疼爱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