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霍翎微服私访记》之……(第2/4页)
丁景焕道:“区别可大着了。我们在的时候,他们当然不敢有任何小动作。但我们离开了,新任苍州知府、苍州通判又还在上任的路上,谁知道在这段时间里,他们能闹出什么动静呢。”
霍翎看季衔山还有些不明白,解释道:“你丁老师是怕他们有人偷换死囚。”
季衔山吃惊:“偷换死囚可是重罪,他们怎么敢的?”
丁景焕手里握着一个橘子,来回抛着:“肯定不是
所有人都有这个胆子,但也说不准有一两个人没脑子。世家嘛……”
丁景焕意味深长地笑了笑:“与其费那个精力盯着,还不如斩了一了百了。”
连着在苍州城里玩了两日,第三日上午,霍翎一行准备动身离开。
他们进城十分低调,离开却是低调不起来了。从达官显贵,到贩夫走卒,许多人前来目送。
好在无锋调用了充足的人手,不怕这些人潮惊扰到霍翎和季衔山。
祝婉也带着婢女小桃来送行。
看着逐渐远去的圣驾,祝婉压下眼中的泪意,神情渐渐化作坚毅。
祝婉道:“我们也走吧。”
小桃一边跟着祝婉离开,一边回头往城门方向看:“小姐,我们要去哪里啊?”
祝婉摸了摸怀里的令牌。
那是圣驾离开前,无锋统领亲自送来的暗卫令。
不管怎么样,有一个官身,总是能更方便祝婉行事。
除了给祝婉送了一块暗卫令外,无锋还留下了一句话:“祝姑娘,期待京师再聚首。”
祝婉道:“我们干大事去。”
……
在禁卫军的护送下,几日后,霍翎一行人终于返回行宫。
打发走了前来请安的宗室、朝臣,霍翎只留下了阳安长公主和许时渡母女。
许时渡委屈道:“阿翎,你微服私访居然不带上我。”
阳安长公主也道:“苍州城闹出的那些动静,我们都听说了,唉,真可惜没能亲眼瞧见。”
霍翎笑道:“要是带上太多人,那就不叫微服私访了。”
许时渡和阳安长公主也不是抱怨,就是遗憾于不能跟着凑热闹。
好在她们收到了季衔山买的话本,以及霍翎准备的苍州特产,又听霍翎介绍了沿途趣闻,这才再次欢喜起来。
在行宫里略作休整,九月初,趁着秋高气爽,浩浩荡荡的队伍离开行宫,返回京师。
京师枫叶如火,累累硕果堆满柿子树头,将枝叶压得沉甸甸的。
霍翎回到皇宫次日,就在刚刚重建完毕的兴泰殿里,召见几位重臣。
兴泰殿处处都透着崭新的痕迹,只有一些名贵的古董摆件,才流露出岁月沧桑之感。
几位重臣按照朝中位序依次落座,静静等待着太后和天子的到来。
气氛压抑凝滞。
直到一声“太后到,陛下到——”打破沉默,众人起身恭迎。
“众卿平身。”
霍翎发话,众人这才再次坐下。
“这几个月哀家和陛下不在京师,多亏了有文尚书、陈御史和崔尚书留守,才没闹出什么大动静。”
文盛安道:“娘娘谬赞了。”向霍翎汇报了这段时间京师的种种。
其实比较紧要的事情,文盛安他们早就在第一时间派人去禀报霍翎了,如今这场汇报,就是走个过场。
所以只说了小半刻钟,文盛安就止住了话音。
霍翎赞道:“文尚书一向老成持重,有你留守京师,哀家再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给他赏了不少好东西。
霍翎又点了工部尚书周济的名,夸他办事稳妥,短短几个月时间,就将兴泰殿和周围几座宫殿都重建好了。
同样赐下许多宝物。
“多谢娘娘赏赐。”
随着周济话音落下,原本流动的空气又再次凝滞。
众人眼观鼻鼻观口,都知道过场已经走完,接下来该上重头戏了。
果然——
霍翎开口点名:“陈御史的神情颇有些憔悴。”
陈浩言几不可查地叹了口气。
他与老妻结发几十年,感情很深。
老妻出身周家主支,周族长是她的亲弟弟,周成弘也是她的亲侄子,就算弟弟和侄子确实该死,得知他们的死讯后,老妻还是狠狠哭了一场。
在得知他受到妻族牵连,写了请罪折子自劾后,老妻伤心之余,又添几分愧疚。
不过陈浩言本人的心境倒还算平和。
除了一开始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所以有些失态外,他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情。
官场沉浮起落乃常态,谁叫太后娘娘技高一筹呢。
“君辱臣死,娘娘和陛下在苍州城受了惊吓,乃臣妻侄之过;臣妻弟在苍州城仗着臣的权势嚣张跋扈,横行霸道,致使一村百姓受苦受难,臣同样负有纵容和监察不力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