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这是你的遗憾,也是朝廷的……(第2/3页)
霍翎这番话里透露出来的意思很明显——
她愿意给周嘉慕一个机会。但能不能把握住这个机会,就看周嘉慕自己的了。
说实话,如果端王还活着,周嘉慕可以冒着满门抄斩的风险帮端王谋反。
但端王死了,端王一党树倒猢狲散……周嘉慕自问没有那种自尽追随旧主的气节。
周嘉慕深吸一口气:“娘娘想要与罪臣谈什么。”
霍翎道:“你应该已经知道先帝留下的第一道遗诏了吧。”
先帝留下的第一道遗诏,就是将周嘉慕调去燕北,让霍世鸣接替周嘉慕的职务,成为行唐关主将。
听到周嘉慕应是,霍翎盯着周嘉慕的眼睛:“心中可有不忿?”
周嘉慕道:“罪臣明白先帝的考量。”
他是端王的亲信。
有先帝压着,即使行唐关主将和副将不合,也出不了什么大乱子。
但先帝不在了,行唐关微妙的平衡势必会被打破,再将他留在行唐关,他肯定会威胁到霍世鸣的安危,进而威胁到太后母子的安危。
那先帝的担心有没有错呢?
要是周嘉慕在看到端王的密信后,能狠狠将信撕碎,将端王的官印踩在脚下,他还能理直气壮地怨一句:先帝看错了他。
霍翎道:“明白先帝的考量,但要说对这些年的遭遇没有一点儿埋怨,肯定也是不可能的,对吧。”
周嘉慕叹:“罪臣这点儿小心思,在娘娘面前无所遁形。”
立场不同就注定敌对,周嘉慕理智上明白这一点,但自己手底下的人一直被打压、被挤兑,自己这个主将做得如此憋屈,次数一多,周嘉慕心里也难免有些情绪。
霍翎:“人之常情罢了。你知道燕北守将安鸿羽吗。”
周嘉慕:“安老将军的大名,如雷贯耳。”
霍翎:“有一件事情,朝中只有极少数的人知道。
“安鸿羽的年纪已经不小了,在战场上厮杀多年,身体留有许多暗伤。今年年初的时候,他就因为感染风寒大病了一场,军医说他需要好好静养,而燕北环境恶劣,不是个适合静养的地方。
“所以在六月时,安鸿羽给先帝写了一封密信,请先帝尽快物色一个人选来接替他的位置。”
周嘉慕满脸错愕。
他隐隐意识到,他好像将先帝的遗诏理解得太浅了……
霍翎道:“将你派去燕北,是防备你,又何尝不是在保全你?
“我成为太后以后,霍家的势力势必水涨船高。你在燕西的处境本就艰难,若是继续留在那里,你和我爹的矛盾愈演愈烈,到那时,你该如何自处?
“相反,将你调去燕北以后,既能避开你和我爹相争的局面,又能让你继续施展自己的才能。”
随着州学的建立,大燕在燕西的经营日益深厚,大燕与羌戎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多,不会再轻启站端。
周嘉慕留在燕西,名义上是主将,但一来处境尴尬,二来没有太多建功立业的机会。
去了燕北,反倒会有更广阔的天地。
周嘉慕沉默。
他从未往这一方面想过,但当霍翎开口点拨以后,他发现霍翎是对的。
如果可以的话,他肯定还是不愿意离开燕西。但在不得不离开燕西的情况下,燕北就是他最好的选择。
霍翎盯着周嘉慕,又问了一遍:“心中可还有不忿?”
周嘉慕长舒一口气,换了个回答:“没有。”
霍翎继续道:“说完了遗诏的事情,再来说说季……算了,还是称他为端王吧。你应该已经听说了端王的死讯。”
周嘉慕道:“京兆尹偶尔会过来见见罪臣,与罪臣说说京中各方局势。”
霍翎道:“那他肯定也跟你说了端王是死于城隍庙,死于一场大火。”
周嘉慕颔首。
霍翎笑了一下:“但我想,你肯定不信。”
这个解释能说服绝大多数不知内情的人,却糊弄不了周嘉慕。
所以,霍翎道:“端王是我亲手杀的。”
周嘉慕抿了抿唇,脸上却没有太多意外之色。
霍翎道:“端王曾经对你有知遇之恩,现在知道是我杀了他,你想为他报仇吗?”
周嘉慕道:“罪臣不敢,也不会。”
霍翎:“但如果我想让你效忠于我、听命于我,你应该也不会吧。”
周嘉慕:“我想,就算我愿意效忠于娘娘、听命于娘娘,娘娘也未必敢彻底信我、用我。”
霍翎道:“你的回答让我有些失望,也让我很欣赏。所以我可以再告知你一事,先帝生前曾经中过一种毒,而这种毒,是端王府和柳国公府给先帝下的。
“端王没有参与此事,却也不无辜。没有他给予人手上的帮助,他们不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