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欠人情成长路上的小遭遇(第2/7页)
“还好,他这才大一,大一要结束,等他读大四毕业,这中间还有三年多时间。”胖嫂道,“我现在就想小虎等毕业的时候再处对象,现在处对象也不是不行,就是别这么快要结婚。这么快结婚,房子是有现成的,但是彩礼钱呢,总得给女方彩礼钱,还有其他零零碎碎的一些钱。先前,我原本想着我们剩下的一些钱差不多了,哪里想到女方还要另外的房子。”
胖嫂叹了一声气,“这也不是人家的错,人家是要我们一碗水端平,小儿子有的东西,大儿子也得有。我们这边有人结婚,结婚之前说得好好的,说婚后都置办的,都多少年了,还没有置办。吵架的时候就拿出那些话来说,翻来覆去地说。我就想啊,女方妈妈说的对,早点把东西准备好,省得以后说不清楚,反倒是给自家人找麻烦。”
“你能看得明白,那不是很好吗?”宋凤兰道,“不同的家庭,总要多考虑一些事情的。”
“嗯,是。”胖嫂道,“他们领证结婚,住去他们学校分的房子,没有住在我们这边,我们也不过去住。”
胖嫂想的是偶尔过去帮帮忙还行,经常过去的话,儿媳妇会不高兴。
“他们学校有食堂,他们可以在食堂吃饭,未必要自己开火做饭。”胖嫂道,“我呢,当然还是想着自己开火做饭,能省着一点。我跟他们的观念又不大一样,没住在一起好。”
这话也是林佳佳的亲妈说的,她的意思就是让胖嫂不要打扰小两口的生活。林母想胖嫂是乡下人,胖嫂的生活习惯跟林佳佳必定不一样,与其婆媳两个人大眼瞪小眼、矛盾多多,倒不如一开始分开。等胖嫂夫妻老了不能动了,林佳佳夫妻再多照顾胖嫂夫妻一点。
胖嫂听到林母说的那些话,也不能说人家说的不对,人家都是为亲生女儿考虑,就像是胖嫂为儿子考虑一样。
“你们自己的意思?”宋凤兰问。
“亲家母说了几句,我觉得她说的话很有道理,远香近臭。”胖嫂道,“我们这一辈跟下一辈的观念确实不一样,我还是乡下来的,观念就更不一样了。隔壁高秀秀的婆婆现在还是住在外面的房子,没有跟方旭东他们住在一起。”
“还在那边呢。”宋凤兰还以为高秀秀的婆婆回去老家了。
“还在。”胖嫂道,“高秀秀的婆婆没有想着回去乡下,在城里的日子过得舒服,又不用做什么事情。高秀秀夫妻每个月还给钱,房租也是高秀秀夫妻给的。”
“在城里舒服,干嘛回去乡下。”宋凤兰道,“她乡下的儿子手里没有钱,也不可能对她多好。人老了就是这样,有能力还好,没
有能力,没有钱,就是被踢皮球。我姑姑手里有钱,以前要跟她断绝关系的几个孩子,他们都去找我姑姑,恨不得我姑姑把手里的钱财分给他们。”
“高秀秀不愿意给钱,也没有办法。给钱给得晚了,她婆婆就过来要钱。”胖嫂道,“她婆婆嗓门大,嚎一下,大家都知道他们没有给她婆婆生活费。别人都劝说高秀秀,只要老太太不闹了,就让老太太住回去得了。老太太住在外面得要房租,要伙食费。”
“她们两个人合不来。”宋凤兰道,“但……他们家要是缺钱的话,确实……”
“听说等房租到期的话,就要让老太太搬回去住。”胖嫂道,“老太太年纪老了,人家也不愿意把房子租给她。还有就是孩子读书要钱,两个孩子读书呢。高秀秀就算再不喜欢小女儿,也得让小女儿去读书。高秀秀又没有工作,做一些零工,钱又不多。她辛辛苦苦打零工,钱给她婆婆,她不也很苦吗?到底是坚持不下去了,这才要让她婆婆回去住的。”
胖嫂都是听别人说的,说到底,都是因为钱。
方旭东赚的钱不多,加上去年高考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事情闹出来之后,别人还盯着那些派出所的人有没有钱。别人多花一点钱,还有人在背后说,那些人是不是捞油水了,会不会又是在私底下给别人办事的。
方旭东也头疼,他本身的工资不高,也没有做恶心人的事情。方旭东真的拮据,一发工资,手里头的钱很快就没了。那些钱都被安排了去处,方旭东省吃俭用的。
“也是,孩子都大了,需要花钱的地方多,哪里还能跟以前那样想法。”胖嫂道,“一个人赚钱,全家花,不经花的。我做的事情比高秀秀还多一些,我是有两个儿子,她是有两个女儿。女儿花钱少一些,但也是要花钱的。”
“那你是不是又要听他们吵架了?”宋凤兰问。
“他们吵架,我不管,我也不去劝说。”胖嫂道,“方旭东夹在中间,是他要去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