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感谢大家支持(修)正文完……
民间都说大儿子小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
这话放在宫里都一点都不夸张。
这不,闻太后早上没见着人,下午就惦记着将小孙子接到了慈宁宫。
眼见的时辰晚了些,慈宁宫的宫人还来长信宫报信,说慕容琮今晚就歇在了慈宁宫。
而慕容珏也被潘玉莲和慕容琮许下了一大堆的好处,心满意足的留在了坤宁宫。
宫里还是一如既往的安稳,夜里各宫下钥的时辰都早了些。
天色渐暗,很快就到了掌灯时分。
听梅进了殿,:“娘娘,长顺来报,说陛下已经起驾了。”
潘玉莲点了点头,心里又打了一遍腹稿——
在宫里没有竞争对手的时候,所有人的目光都会落在慕容琮的身上。
这是他的责任。
他躲不开也放不下。
背负着所有人期许的慕容琮背负的太重,太多。
甚至因着他的身份,他连能倾诉的人都没有多少,对着潘玉莲的时候,他就成了那个爱碎碎念的小话痨。
……
玉椒殿内,青鸟衔着的灯火轻晃,朦胧的光影里,明崇帝一进殿就听见了一声——“陛下!”
没有拱着手一道出来的大儿子,也没有跟在后面奶声奶气喊着父皇的小团子,只有看着他眉眼含笑跑过来的潘玉莲一人。
这陌生又熟悉的场景叫明崇帝都恍惚了一下。
身体比脑子更快,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明崇帝已经伸手接住了潘玉莲。
当着孩子的面,现在潘玉莲已经不这么扑他了。
这会儿明崇帝心满意足的紧紧的抱着人,偏头蹭了蹭,又亲了亲她的鬓发。
“玉莲。”
“陛下。”潘玉莲笑着亲了亲明崇帝的下巴,眼神亮晶晶的望着他。
心情甚好的明崇帝抱着潘玉莲往内殿去。
而潘玉莲则是说起了两个孩子的去向,:“刚刚燕秋嬷嬷过来传信,说太后娘娘今夜留了琮儿在慈宁宫。”
“珏儿下午在坤宁宫睡得时辰久了些,出了一身的汗,就留在了坤宁宫。”
明崇帝眼里含笑看着潘玉莲,随后点了点头。
进殿坐在贵妃榻上,片刻的功夫听梅就奉上了茶。
潘玉莲接了过来递给明崇帝,见明崇帝倚在榻上没接,潘玉莲笑着亲手喂了茶汤。
明崇帝笑着摸了摸潘玉莲的头,:“今儿章大学士可是慷慨激昂的好生在御前给朕上了份奏疏。”
上奏疏?
潘玉莲蹙了蹙眉。
不是,她都这么低调,和琮儿这么老实了。
这老头不会拿着有色眼镜看人,无事生非吧?
他要是敢这么在背后‘瞎’捅刀子,那可就别怪她‘吹’枕头风了。
窝在明崇帝的怀里的潘玉莲,仰面看着人,轻声道:“陛下,今儿是琮儿第一天去尚书房。”
“往日他都是在西十六宫走动,又有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照看……嫔妾实在放心不下,就去看了看他。”
“可是嫔妾哪里做的欠妥当?”
明崇帝看着语气轻柔实则暗暗戒备起来的潘玉莲,摸着她的背一下下的顺着,温声笑道:“你是琮儿的母妃,你惦记自己的孩子去看看他,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哪里欠妥当?”
“当真朕的面,章大人可是好生夸赞了琮儿一通,还要朕抓出那些背后中伤琮儿的小人,狠狠处置一番。”
听着章大学士的这般举动,潘玉莲心里顿时乐了起来。
她也礼尚往来的夸了一番章大人的博学鸿儒,学识过人。
等夸完了章大学士,为着今晚的‘施法’,潘玉莲显然也是做了准备的——
淡淡的香气弥漫,温热的棉巾盖在明崇帝的眼睛上,潘玉莲伸手揉着明崇帝额间各处的穴位。
由着潘玉莲摆弄的明崇帝一点也没挣扎,他嗅着潘玉莲身上的香气,闭着眼安静的消受着美人恩。
很快,他就听见了潘玉莲轻轻的叹息声。
明崇帝嘴角微微翘了翘。
他轻轻的捏住了潘玉莲的手,揭下了覆在眼睛上的棉巾,看着她,问道:“玉莲何故叹气?”
“陛下……嫔妾就是,就是有些感慨。”
说着潘玉莲还伸手比划了一下,她轻声道:“琮儿刚开始就这么一点,嫔妾看着他一点点的长大……一转眼,就连珏儿都变得那么大了。”
养着孩子的光阴真的快,快的像是按下了加速器一样。
原本只是装模作样的潘玉莲眼神都真的恍惚了。
明崇帝坐起了身。
他抱着潘玉莲,轻轻的拍了拍她,:“嗯,往后咱们还得慢慢的看着他们健健康康长大成人,成家立业呢。”
安静的温存了片刻,潘玉莲很快就想起了正事——
“陛下,您也知道太后娘娘喜欢琮儿,琮儿也惦记着每日过去请安,这两年是风雨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