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文想一石二鸟?呵,想得美!谁是石?……(第3/5页)
殿内所有人里,最冷静的反倒是闻太后自己了。
心头早有预感,甚至在这几日一次次的晕眩中,很是能控制自己情绪的闻太后这会儿并没有勃然大怒。
她传了魏太医给自己近前诊脉。
结合闻太后的症状,手都有些微微发颤的魏太医‘嘭’的伏地——闻太后服食长云附子,已经,已经约莫有两三日了。
若是今日的药再服用下去,只怕,只怕会登时暴毙。
甚至因着最后这次药性充足,再加上这服药的时日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若是暴毙之后再探死脉,十有八九查不出之前几日服过药……
潘玉莲缓缓地吐了口气。
若是闻太后真的出事……
今日的药是谁喂给太后的?
是她潘玉莲。
甚至因着她的‘胎像不稳’,骤然遇见亲手毒死闻太后的祸事……
不,不,哪怕不是亲手毒的太后,亲眼目睹此事,情绪激动间肚子的孩子必定也保不住。
真狠呐。
潘玉莲心生寒意之际,一句话都没说的闻太后忽然摇着头笑了起来。
不等其他人说什么,闻太后摆摆手,先让薄皇后和潘玉莲去了内殿,随后又看向了跪着的太医们轻声叮嘱了几句。
潘玉莲见过几次闻太后怒气冲冲的模样。
挺唬人的,反正每次都能让潘玉莲心头惴惴间格外的老实。
但现在反倒很是平静的闻太后……平静的简直让人背后发毛,一丁点声响动都不敢有。
都不用闻太后多嘱咐,今日在场的太医各个都恨不能配一副药,好让自己失忆。
这会儿打发了所有的‘外人’,闻太后身边就只有郑嬷嬷和燕秋嬷嬷,这两个她从闻府带入宫中的老嬷嬷陪着了。
“去将闻怜玥带过来。”
七姑娘?
郑嬷嬷满是心疼的看了看闻太后,和燕秋嬷嬷对视一眼,随后应诺转身而去。
在前殿没有传出宛若天崩地裂的噩耗,甚至都没有闻怜玥想象中惊慌恐惧之时,她的心就往
下沉了沉。
待进了内寝宫,看着平安无事,神色无异的闻太后,闻怜玥来不及想其他的,只飞快的定定神,努力正了正脸色。
随后她噙着笑上前行礼。
“怜儿见过姑母。”
见过礼的闻怜玥眼神一移,就看见了桌上放着的那碗汤药。
她的脸上稍微有些意外,随即显然想到了什么似的看着闻太后,摇摇头,笑着十分亲近的嗔怪道,:“姑母今日又没有用药,可是嫌弃药苦?”
“都说良药苦口利于病……您按时用药,说不得再有两日身子就完全好了。”
闻太后看向了身前温婉端庄,恭顺有礼,神情自如的闻怜玥。
还记得她刚见闻怜玥的时候,她是什么模样?
哪怕她极度想表现的大方,却还是带着惶恐和小心翼翼,生怕丢脸。
可闻怜玥哪里的什么金贵的脸面?
偏偏越是没有的东西,看的也就越重。
不像现在……她都能做到虚己以听、唾面自干的程度了。
闻太后微微闭了闭眼。
她再度睁开眼,看向闻怜玥的神情堪称温和,:“怜玥,自你进宫后就一直尽心侍奉哀家,这些时日……辛苦你了。”
闻怜玥连连摇着头。
她很是诚恳的道:“娘娘怎说的这般见外,您是怜儿的姑母,怜儿侍奉您实在是分内之事。”
“更何况,您不嫌弃怜儿手脚笨拙,为人蠢笨,一直将怜儿带在身边费心教诲,您的恩情,怜儿都不能报答万一,何谈辛苦?”
“好,好,好。”
听着这些话的闻太后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她感慨着叹道:“果然是大有长进啊。”
闻太后笑着,闻怜玥也垂着眼跟着一起笑。
见闻太后指了指桌上的药碗,闻怜玥会意。
她走过去端起药碗,却没有送到闻太后的身前,只道:“姑母,这汤药都凉了,怜儿给您去重新熬一碗。”
闻太后摇摇头。
“到底是你费心熬得药……”
闻怜玥蹙着眉,脸上的神色十分不赞同。
“不过是熬些药而已,姑母您的身子要紧。”
闻太后笑了。
她的目光落在闻怜玥的脸上,:“既是你费心熬得,怎么好浪费了这份心意?”
“你且自己喝了吧。”
“啪——!”
闻怜玥手里的药碗失手砸落在了地上。
“姑母,姑母您说笑了。”
一脸讶异惊色的闻怜玥连忙蹲下身子去收拾碎瓷。
“这,这是给您治疗头疾专门熬的药。”
“怜儿身子康健,好好地喝它做什么……”
像只是忽然起了兴致说了个不怎么好笑的笑话,闻太后没有纠缠药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