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城行不行?

对于潘玉莲那日在慈宁宫和太后娘娘到底说了些什么这事,宫中就没有不好奇的。

这些人里,自然也包括明崇帝。

可当他问起潘玉莲的时候,潘玉莲只是一味的笑眯眯撒娇卖乖。

顾左右而言它。

看潘玉莲昂着头直笑的样子,思及此事她也没吃亏,明崇帝便也没有逼问,由着潘玉莲去了。

再有,闻太后这几日病了。

这回病的是不同寻常,甚是严重,那是经也不念了,佛也不拜了……

听着信的明崇帝匆忙挤出时间亲自到了慈宁宫一回,可他都没见着要静养的闻太后一面,直接被打发了。

那两日的闻太后,确实没做好见明崇帝的准备。

毕竟儿子不行这事……做母亲的谁听谁不上火?

又要治,又想瞒……将自己关在慈宁宫冷静好几

日的闻太后,好悬忍住了去张榜天下,遍求名医的冲动。

这会儿闻太后看着从殿外进来的明崇帝。

广袖长袍,腰衔美玉,身形修长,清冷端严,不徐不疾……

从前杀伐果断的明崇帝眼神沉沉,只是看着人的时候就显得压迫性十足,如今却显得越发从容内敛。

于无声处静听风雨雷落。

她的皇儿风姿样貌、脾气秉性,什么都好,甚至好的完美,唯独……

一想起这事,闻太后就觉得心中郁郁,如鲠在喉。

明崇帝给闻太后请安的时候,就瞧见了闻太后的脸色。

这次看起来可和之前闻太后装病闹腾的时候不一样了。

这是真的病了。

明崇帝离着闻太后近了一步,:“秋日寒凉,母后身上若觉得不适万不可拖延,可请了蒋御医来瞧过了?”

“御医是怎么说的?”

从前闻太后假借着头疼脑热的事,没少闹着明崇帝,可这会儿她却只是摆摆手,:“不碍事,不过是贪这夜景,吹了阵夜风而已。”

见明崇帝瞧过来时微微蹙着眉的模样,闻太后连忙避开了明崇帝的目光,又催着让人坐下。

“皇帝忙于朝政,都累了一天了……咱们母子之间还用的着像外人似的客套,快坐下。”

说完,又命宫人奉了茶水点心来。

明崇帝在慈宁宫的时候,历来都是安稳的坐着,听闻太后说话。

可这回……

明崇帝看着闻太后字斟句酌,甚至都有些小心翼翼的关心。

他的食指在膝盖上轻轻点了点。

慈宁宫的晚膳今日用的早了些,甚至都不是叫御膳房送来饭菜,而是慈宁宫里的小厨房送来的。

看着混在汤里的肉苁蓉,还有摆在他就近处炖的软烂的干姜羊肉、还有和鹿茸在一起切的细细的不知名的条状物……

明崇帝的筷子没动,只是抬头看了眼闻太后。

闻太后下意识的躲开了明崇帝的目光,随后定定神,若无其事的笑着给明崇帝添了碗汤。

“这些日子朝中秋收及赋税事忙,皇儿你劳心劳力数日……啊,这汤今日的小厨房确实瞧得烧的不错,皇儿且趁热尝尝。”

许是闻太后自己都不知道,每当她心虚的时候,就开始喊着明崇帝皇儿。

明崇帝看了看送到面前的汤碗,淡定的朝着闻太后点点头,:“多谢母后。”

说完,很是自然的拿起汤匙在里面慢慢搅了搅。

见明崇帝神色如常,闻太后一直盯着人挺直的脊背也不由的弯了弯。

潘玉莲一直觉得明崇帝是个名副其实的‘控场王’。

或许是久居高位,也或许是人人都会下意识的捧着、顺着明崇帝的缘故。

当皇帝愿意的时候,即便他的话不多,神色依旧,但奇妙的是,气氛会是缓缓地又淡淡的慢下来,看起来很是和谐。

这会儿‘和谐’的氛围显然也蛊惑住了闻太后。

再加上明崇帝自始至终也没好奇的问过一句那日潘玉莲在慈宁宫的事,神色又是一如既往的清冷平静,习惯‘输出’的闻太后话不由的习惯性多了起来。

“……今日是玉莲晋位和迁宫的好日子,按说,皇帝你是应该去看看她。”

“只是……”

说到这,闻太后轻轻的叹了口气,:“只是她还伤着腿呢。”

“她膝盖上的伤,伤的有些重。”

“哀家已经问过御医了,说即便这些日子她恢复的很好,也还得静养至少三个月。”

“甚至外伤瞧着好了,往后能不能真的恢复如初,都还不知道呢……”

明崇帝手上的动作一顿,他抬头看着闻太后的神情——

那日在临华宫,若不是明崇帝挡着,闻太后甚至能当场就叫人把潘玉莲拖出去治罪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如今……却是真心有些怜悯?

“皇帝,她年岁小,又是初入宫,经历的事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