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晋芙蓉春桃彩(第2/5页)

这世上还有需要他忍气吞声的事。

还有他得卑躬屈膝,笑脸相迎的人。

近十年蹉跎在乡野之间为生计所累,慕容烨比之京中的其他几位世子,还远远不如。

因而他得拼命抓住所有的机会,筹谋所有能用上的一点一滴。

他父母双亡,在外人眼里十足的可怜,但这何尝不是一种机会?

若是过继其他的世子或者王孙,他们的生身父母皆在。

这就注定与陛下永远隔着一层。

甚至往后若有人当真继位,少不得也有厚封生母的念头……

薄皇后,端庄公允,贤德昭彰,母仪天下,却最看重权力……到时候这位皇后娘娘心中作何感想?

至于昭妃娘娘……惨痛‘失去’幼时记忆的慕容烨还记得什么吗?

不,他什么都不记得。

既然不记得,何来接触过密一说?

至于昭妃娘娘她自己一时冲动间想做的什么……与外人有何干系?

……

临华宫

中秋晚宴散了的时候,温昭仪就知道陛下在哪了,或者说后宫中的人该知道的都知道了。

看着直直往偏殿行来的温昭仪,守在殿门口的魏公公连忙笑着上前迎了迎。

他拦住了人,:“见过昭仪娘娘。”

温昭仪微微颔首,:“魏公公。”

待打完招呼,温昭仪朝着禁闭殿门的偏殿看了一眼。

“既然魏公公在这,想必这会儿陛下也在偏殿歇息。”

凑得近了,魏公公能闻到温昭仪身上染着点酒气,他的心不由得往上提了提。

但瞧着温昭仪还能被扶着直直的走过来。

人也还算清醒……魏公公思虑片刻,仍旧笑着道:“今日是中秋,也是潘贵人入宫后过得第一个中秋。

“宫中设了宴,但偏偏贵人不慎伤了腿,一个人孤零零的在临华宫……”

魏公公的话温昭仪此刻兴许就没听进去半分。

她直勾勾的看着魏公公,:“正因为臣妾知道今日是中秋,所以特地来此。”

八月十五,月圆之夜,团圆之时,这样的时候,该陪着陛下的是谁?

是皇后娘娘!

规矩如此,礼法亦如此!

听着温昭仪的话,魏公公只觉得吸进胸膛里的凉气晃悠悠的荡了起来。

他有些头大的看着义正言辞的温昭仪,十分想说皇后娘娘都没说什么呢,哪里轮得到旁人在这强作出头鸟?

“昭仪娘娘。”

魏公公脸上的笑就没落过。

他微微的压低了声音,:“今夜确实是花好月圆,良辰吉时,只是时辰再好,如今天色也稍晚了些……这夜里风凉,您又饮了几杯薄酒,还请您爱惜自个儿的身子啊。”

……

明里暗地点醒人的魏公公看着温昭仪离去的身影,淡定的拂了拂衣袖。

在这宫里,魏公公想拦住的人,几乎就没有拦不住的时候。

想想也是,十五的团圆夜里,要是温昭仪不慎染了‘风寒’,纪府的老大人和老夫人知道了,该有多挂心啊。

打发了温昭仪,魏公公回头看了一眼偏殿。

这次,魏公公没有劝明崇帝。

他靠着殿门外的红柱,盘算着事情——

从今夜看着他们陛下专门来看这位潘贵人……好,哪怕不说这事,就只看刚刚两人的相处的情景。

谁见过这样的陛下?

伺候明崇帝十几年的魏公公也没见过。

十几年间也才出了一个这般‘没脸没皮’的潘贵人。

想想他们陛下喜欢的什么样的?

端庄大方,文秀清雅,举止有度,进退得宜……

可这位潘贵人是个什么样的?

那些张扬、浅薄、粗鄙都快被说的烂了……

要挑理,简直连宫门都进不来。

要是陛下喜欢的模样……像昭妃娘娘似的得宠,魏公公那是一点都不意外,甚至有种理所应当的感觉。

他们陛下最重规矩,如今却逾越了规矩伸出手拉住了人。

就是不同寻常才叫人心惊呐。

想到这,魏公公就不由的暗暗骂起了汪岑。

他爷爷的,这‘狗’鼻子多‘尖’啊。

旁人连面都没瞧清楚呢,这就已经闻着味就上赶着去了。

想起刚刚在这偏殿看见的长顺……

魏公公——

呸!

一个狗德行。

……

灯烛高悬,透过纱帐也显得亮堂些。

伤痕交错的落在一双骨肉匀称,莹白细腻的腿上。

即便不是痴迷于伤痕和残缺的‘变态’,都忍不住会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目光。

潘玉莲伤的最重的是膝盖。

在这个医学技术不发达,医疗条件不足的环境里,系统按照最理想的环境估算愈合的时间,都需要七个多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