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第2/5页)

众皆默然。

九九又很认真地同赵少尹道:“赵少尹,我不信魏家的案子是你第一次伸手,你也做了这么久的京兆府少尹,从中抽过多少好处,沾过多少人的血泪,只怕连你自己都记不清楚了吧?”

她说:“现在我给你一个机会,去静室,把你知道的,经手过的案子一五一十地写出来——你别想着一头撞死或者吊死了就能一了百了,坏我的事,我叫你全家上西天!”

赵少尹神情瑟缩,脸孔苍白得好像是一个纸人。

金吾卫的人押解了他出去。

另有人将刘姓耆长招供出的参与了魏家一案的其余差役押解下去。

九九叫把他们统统单独关押,就像将泥螺放进清水里似的,看他们谁吐的沙子最多。

“得认真招供啊,”九九特别和气地跟他们说:“你们看,我还是给了你们优待的,刘耆长的腿断了,赵少尹的腿断了,但你们的腿现在都还好好的,我是不是对你们特别好?”

参案的差役们脸色发青,胆战心惊,不住地点头:“是,是……”

九九“啧”了一声:“也就是我心肠好,才这么宽厚地对待你们呢,去吧,可别叫我失望啊?”

金吾卫的人带了涉案差役们下去。

九九站起身来,看着空空如也的公堂和孤零零摆在那儿的夹棍,左右活动了一下肩膀:“审完啦,多简单!”

紧接着,她转向门外诸多神色各异的围观百姓,震声道:“自今日起,一月之内,京兆府少尹乔翎在此审案,若有冤屈来诉,我必秉公为之!”

堂外一片沸然,宛如烧滚了的水,激烈地在半空中滚动着。

那随之而生的烟雾腾空而起,几乎是以骏马飞驰般的速度,淹没了整个东都。

……

前来告状的百姓和闻讯来看热闹的民众,将京兆府门前的几条街都给堵住了。

投送进来的状纸,几乎能淹死百十个人。

九九出去瞧了一眼,就觉得自己现下的人手不够。

九九就叫公孙宴跑一趟弘文馆:“去请荣学海荣学士和舒世松舒小娘子,告诉她们这里发生的事情,让她们在弘文馆里选些品性可靠、也有能力的同窗,到这儿来帮忙。”

公孙宴应声而去。

九九又叫左文敬:“这边维持秩序的人手怕也不太够,中郎将是否有品性可靠、在十六卫当中任职的友人?我请两位相公开条子,以当今天子的手书作保,再调用一千人来维持秩序,以备不时之需。”

左文敬震声应了:“我必然将此事办妥!”

九九又叫小庄:“我写一封手书,你拿上往夏太常府上走一趟,请他来此坐镇,也是做个见证。”

小庄应声而去。

九九叫木棉和猫猫大王:“你们俩一起先去一趟定国公府,看朱宣是否得空——算了,甭管他有空没空,都叫他来,我这儿正缺人手呢!”

又说:“从定国公府出来,就去安国公府,请鹤公子也过来帮忙!”

木棉与猫猫大王俱都应了。

九九又同李九娘与李十七道:“你们俩替我走一趟中朝,给裴熙春和杨学士送个消息,我要在京兆府开堂审案,中朝若是有学士想来旁听,我很欢迎,若是要来找茬,我也不怕!”

李九娘与李十七点头应了。

祖相公在旁听了全程,只觉得心惊不已。

高皇帝开国,设置九家公府,其中排名前四的镇、安、宁、定四家地位格外超然,又被称为皇朝四柱。

就在方才,九九居然轻飘飘地点出了四柱公府里两家的继承人,叫去把他们喊来帮忙!

除此之外,一旁受令的金吾卫中郎将左文敬是邢国公的幼弟。

九九自己还是英国公的义妹。

要被请来压阵的夏太常是先帝时期的宰相。

甚至于她还结交了舒相公的侄女舒世松,乃至于中朝的两位学士……

令人瞠目结舌的关系网!

更叫他惊异的是九九行事时的凌厉与果决,大刀阔斧,雷厉风行!

祖相公心下惊骇,这时候九九却扭头来看他,很客气地拱了拱手,彬彬有礼道:“我估摸着这边的事儿不是一时半会能结束的,还是得劳烦相公给开个条子。”

“卫率们来此维持秩序,实在辛苦,弘文馆的学生们若是肯来,也不能让人家做白工,京兆府这边做事的差役,也亦如是。”

“还有那些因京兆府办事不力而蒙冤的百姓,那些没有过错却被抓捕入狱的无辜之人……”

祖相公怔然道:“乔少尹的意思是?”

九九就说:“劳烦相公给开张条子,先去户部支一万两银子来,补偿做事的人也好,弥补蒙冤的人也罢,咱们当场结算,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