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第2/4页)

九九抬眼环顾四周,困惑不已地说:“我是不是表现得太讲理了,所以你们都把我的话当耳旁风啊?”

九九转目去寻自己手底下的人,同时出声道:“公孙宴。”

公孙宴毕恭毕敬道:“少尹有何吩咐?”

九九向门外歪一下头,跟他示意:“去请京兆尹来,这边离了他可转不了。你要记得——那是我的上官,是三品大员,一定要记得客气些。”

公孙宴了然地点点头,又问:“京兆尹要是问起来少尹为何要请他来,我怎么说?”

“实话实说啊。”

九九眼皮往下一垂,百无聊赖地弹了弹指甲:“就说我让他来给我擦鞋。”

公孙宴应声而去。

赵少尹听得脸色一变再变,瑟缩几瞬,终于没敢说什么驳斥的话出来。

他默默地从地上爬了起来,不敢再度落座,自己整顿了衣冠,垂手站到了一边儿。

不远处卢梦卿已经借用京兆府的笔墨书就了一份公文,最后附属上自己的名字之后,站起身来,客气地问旁观的祖相公:“前辈是否也要联合署名?”

祖相公目露探寻之色。

卢梦卿遂将那份公文双手呈上。

祖相公低头瞧了一眼,眼波便是猛地一颤。

那是一份以中书令身份调集金吾卫率往京兆府来便宜行事,以防不测的公文。

按理说宰相是无权在帝都调兵的,但事可从权,这又是调人往京兆府来执勤,并非私用,其中便大有可商榷之处了。

祖相公忍不住看了卢梦卿一眼,因为他协同卢梦卿和九九等人一道出宫,所以他很清楚,往京兆府来的路上,他们并没有就此事进行过商议。

在这么个时机上,先是九九叫公孙宴去“请”京兆尹来,后是卢梦卿以宰相身份调用金吾卫率,两方动作之大,都无法让人忽视……

祖相公迟疑着叫了声:“卢相公,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

卢梦卿微微一笑,从容道:“但愿东都城里的相公们和紫衣学士们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祖相公神色一凛,几瞬之后,毫不迟疑地在那份公文上署了名字。

而后他叫了自己的亲信过来,让飞马去金吾卫公廨传达公文。

这二人说话的时候,赵少尹宛如木偶一般站在旁边不敢作声。

袁少尹有所会意,看看九九,再看看那两位相公,满腹惊疑。

那边小庄过来回话:“乔少尹,魏家灭门案的前期卷宗记述得还算全面,尸检也做得认真,没有什么疏漏,只是失物登记的这张记载是后期补上的,墨色存留时间远远晚于同期——这是后来又补上的。”

李九娘则来回后半段卷宗记述:“都是些驴唇不对马嘴的话,倒是我与小庄比对了墨迹和字迹,跟前期卷宗当中后补上的那张出自一人手笔。”

九九点了点头,此时金吾卫率未到,她也没急着点人出来,忽的想起一事,遂起身往门外去,眯着眼睛瞧过之后,精准地点了几个人过来。

“你们……对,就是你们。”

几个差役神色不安地走上前来,躬身行礼:“少尹……”

九九很和气地问他们:“还记得我是谁吗?”

她还主动给提醒了一下:“就在那边儿,当时就是我来问你们魏家的案子审的怎么样了,什么时候能够领到抓捕到了贼人的八十两赏银。那时候你们是怎么跟我说的来着?”

几个差役额头上冒出了冷汗,慌忙跪地请罪:“少尹恕罪,小的有眼不识泰山,小的……”

九九觑着他们,笑了一笑,倒是没有做什么。

小庄坐在旁边开始写魏家案的结案数,木棉协同李九娘和李十七一起,叫人将京兆府近一年来收到的状纸搬过来。

卢梦卿就近坐下,将那些沾着灰尘的状纸一份份展开,从头到尾扫视一遍,而后将其搁置到一边。

相较之下,九九反倒成了清闲的那个人。

侍从送了茶来,她坐在椅子上,不慌不忙地啜饮。

祖相公瞧瞧其余人,再瞧瞧九九,心下忐忑。

袁少尹的视线同他对上,不约而同地苦笑了一下,然而细看之下,那苦涩之下,又好像隐约有根名为希望的新芽。

金吾卫来得很快,率队的是左文敬。

他脸上尤且带着几分惊疑不定,再看府衙里不见京兆尹,两位少尹也抄着手毕恭毕敬地站在一边儿,而九九和卢梦卿却大大方方地坐在这儿,甚至于还有位朝廷相公陪着,心下不免惊骇。

九九动作特别明显地扭头看了祖相公一眼。

祖相公暗叹口气,自觉是个冤种,不得不任劳任怨地站起身来,清了清嗓子,同左文敬示意卢梦卿道:“这位是中书省的卢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