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第4/6页)

温氏知道自己发烧了。

可不知道为什么,她的头脑居然很清明。

她瘫软在地上,像一头垂死的什么动物,胸膛起伏着,看着不远处京兆府门外的那头狴犴石像。

温氏忽然间觉得很悲哀。

她记得有人跟她说过,狴犴是能够明辨是非、秉公执法的神兽。

温氏流着眼泪,说:“狴犴啊狴犴,你真的能明辨是非吗?”

“我这一生,从来没有做过坏事,为什么会这么苦呢?”

……

温氏不知道在那儿躺了多久,也不记得自己最后是怎么回到客栈的了。

因为那十板子,温氏的咳血病更重了,头发也掉得厉害。

她快要死了。

温氏其实不怕死,比起这漫长的苦痛来说,死亡这个字眼,叫她觉得安宁。

她只是放心不下九九。

一个漂亮又心智不全的女孩子,该怎么活呢?

事情的转机,是一个多月之后,温氏无意之中听见人说,礼部尚书万沛霖府上修建了一座名为春晖堂的建筑,那是万尚书用来纪念和缅怀他的生母的。

温氏倏然间怔住了。

很久之后,她才小心翼翼地去问:“万尚书为什么要修建春晖堂?”

那两个谈话的人有些不耐烦地看了过来,见是个上了年纪的苍老女人,脸上稍稍和缓一点:“不是说了吗,是为了缅怀他的生母。”

“噢,噢。”温氏接连应了两声,又向那二人称谢,脸上终于有了一点光彩。

她心想:那个孩子会让人修建春晖堂,可见,多多少少也是记挂着她这个母亲的吧?

又想:他做了尚书,这是很大很大的官,或许可以帮忙说说话,让查一查樊家和陆夫人的案子?

温氏思前想后,最终还是决定壮着胆子去走一趟。

她为此专程置办了一身体面的衣裳,戴上了从樊家带出来的一支金钗,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用发油抹得光光的,这才往万家门前去了。

她没有贸然登门,只是隔着一段距离等着,等着。

期间万家的门房瞧见过她两回,略微流露出一点想要上前的意思,温氏就跟做贼似的,忙不迭躲开了。

终于等到了万尚书回来。

温氏短暂地瑟缩了一下,终于还是鼓足勇气,跑上前去,叫他:“万,万尚书——”

侍从来拦她:“什么人?大胆,还不退后!”

温氏声音低了一点,又叫了一声:“万尚书。”

万沛霖从轿子上下来,神色和语气都很和煦,叫侍从们退下,又请她近前来:“老人家,是有什么事情吗?”

老天,他都这么大了!

温氏痴痴地看着他,同时毕恭毕敬地从袖子里取出自己新拟的状纸,颤抖着声音,递了过去:“万尚书……”

万沛霖伸手接了,展开一瞧,眉头微微一蹙,转目看她一看,重又将目光投到状纸上。

忽然之间,他的手颤抖了一下。

温氏看见,自己的心也跟着颤了一下。

万沛霖将目光转到她的脸上,一错不错地紧盯着她。

他认出来了:“你……你!”

温氏神情凄惶地看着他,怯怯地笑了一下,又叫了声:“万尚书……”

万沛霖脸色变了几变,忽的一伸手,拽住她衣袖,把她拉到外人视线难以触及的角落里,厉声道:“你回来干什么,揭我的脸吗?!”

温氏心里“轰隆”一声雷鸣,紧接着就是瓢泼大雨。

她强撑着说:“我没有什么别的意思,我就是……这个案子,你要是能帮忙……”

万沛霖那双与她相似的眼睛毫无情绪起伏地盯着她,良久过去,忽的道:“你是故意赶在这个时候回来的吗?”

温氏不明所以:“什么?”

万沛霖便将话说得更清楚明白一些:“你是因为知道庄太夫人病重,所以才专程回来的吗?”

“……不,我不是,我不知道。”

温氏慌忙道:“我是因为樊家的案子和我们太太才来的,还有,还有……”

万沛霖厉声道:“还有什么?!”

温氏低着头,眼泪不觉涌了出来。

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哭,只是坚持说了出来:“我有个女儿,她叫九九,今年只有十三岁,她有点……她不是笨,她就是有时候容易转不过弯来……”

说到最后,温氏哽咽得几乎难以为继:“我,我没有地方可以安置她了,你发发慈悲,救她一命吧,她一个人活不下去的。”

“……我有钱,不用你额外出钱养她,你给她一个容身之处就行,我还有很多银子,都给你!就算是,算是……”

万沛霖紧盯着她,面无表情地问:“就算是什么?”

温氏怔怔地看着他,没有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