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京兆狱。

卢梦卿开怀大笑。

九九见状, 也忍不住笑了。

笑到一半,她脸上表情微微一变,忽的扭头看向了某个方向。

卢梦卿有所察觉, 没有言语,目光带着点问询, 看了过来。

九九回过头来, 说:“有一双眼睛看过来了,咱们还是聊点别的吧。”

卢梦卿听她直言不讳,心下微松, 倒是不觉得奇怪——他是知道大乔有些了不得的本领的。

他只是忍不住问了句:“有人在看?”

九九说了一句很奇怪的,连她自己此时也不太明白的话:“不是人。”

想了想,又说:“我刚过来的时候, 它没有看我, 我们说话的时候,也没有看我们,就在刚刚,不知怎么,忽然间在看我们了。”

她没有再说这事儿,而是问起了别的:“东都有什么好玩的?或者是有意思的事情也行!”

卢梦卿便顺势讲起了他日前去拜访过的道观和庙宇, 乃至于山间风月, 言辞隽永, 多有精妙之处, 神态也颇从容自若。

九九心想:他看起来真不太像是宰相(如果他没撒谎的话), 倒像是诗人墨客。

卢梦卿也温和跟她解释了一句:“都是以前看不到的,很有意思。”

九九知道,他是在说这几日寻访过的景色,都是后世已经不见了的。

两人随意地说了会儿话, 气氛倒是和睦,如是过了会儿功夫,倦意上涌之后,便先后歇下了。

……

中朝,静室。

裴熙春立在堂中,眉头皱着,手摸着下巴,注视着悬挂在面前的那副巨大的地图。

不同于寻常百姓入京时候可以买到的简略地图,也不同于秘书省负责校订、刊发给朝中官员的详细地图。

这张地图上最显眼的,就是上边用鲜红的色彩在东都城内标记了若干个位置。

皇城,宗庙,军械署、储备粮仓和国库等要地,都是中朝需要巡察的重点范围。

东都城的各道城门,乃至于主要干道,也在中朝的监管范围之内。

而除此之外,又划定了不可窥视范围。

其中包括皇宫的一部分,南派在东都城里的驻地,乃至于镇国四柱和其余几家府上的某些地方。

就在数日之前,中朝在外游荡多年、长久未归的领袖北尊忽然间回来了。

他亲自提笔,在东都城里划定了一个位置,同时告诫所有的中朝学士:不得进入此地,也不得以任何方式对此地进行窥探,并且将这条禁令列为最高等级。

对此,紫衣学士们私底下各有揣测。

裴熙春询问老师:“是东都城里新来了什么人物吗?但是三太子似乎并没有给中朝以警示。”

三太子指的是龙生九子当中的嘲风,它喜欢登高望远,又拥有着镇邪避险的能力,自高皇帝时期起,便在为皇朝效力,整个东都,几乎都在他目光之下。

北尊听了,微微摇头:“那不是三太子所能感知到的……”

顿了顿,他告诉紫衣学士们:“如果有一天,你们见到了那位,可以称呼他为‘海君’。”

海君。

裴熙春默默地在心里咀嚼着这个名字,脑海中重新浮现出先前在九九身边见到的那张糙纸。

那间廉价出租的凶宅,指向的最终目的地,就是北尊日前亲手划定的范围所在。

……

与此同时,东都城的上空,涌动着世人难以用五感来感知到的讯息,那是三太子嘲风在同它的七弟狴犴闲话。

“那只九条尾巴的老狐狸说是后继有人,要大摆宴席请客呢,架势真大,五郎说会去的,你去不去?”

狴犴说:“看看再说。”

嘲风“唔”了一声,而后兴致勃勃地道:“跟樊九九在一起的那个人,就是那个叫卢梦卿的,他很奇怪。”

嘲风对它的兄弟说:“我在他身上感知到了八弟的气息,有来自高皇帝时期之前的,也有来自于这个时代之后的,但是唯独没有现在。”

他们的八弟唤作负屃,生性好文,雅爱诗书。

狴犴说:“哦,那是很奇怪。”

嘲风甩了甩尾巴,又说:“你说他是从哪儿来的,是高皇帝时代之前的遗民,还是来自未来的人?”

狴犴说:“哦,可能是高皇帝时代之前的遗民,也有可能是来自未来的人。”

嘲风又津津有味地揣测起来:“你说,他会是八弟一直在找的那个人吗?”

“我之前有注意到他,他很会写诗,很像是八弟苦苦追寻的那个有才之士。”

狴犴说:“哦,是很像。”

无形的风吹动了嘲风的胡须,它稍显陶醉地“啊”了一声:“七弟,你说未来是什么样子的?我真是很好奇啊,很好奇!”

狴犴说:“哦,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