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蒙面(第3/6页)
“多少诚意,取决于对方有多少价值。”谢倾不紧不慢。
温斐说:“如果你身上的血腥味不那么冲人,会更有说服力。”
温斐注视了手上仍缠着的绷带。
他的伤口快要痊愈。
一个刀伤换来谢倾一身沉痛的伤口。
他仍觉得不够。
他和谢倾永远不可能再维持表面上伪装的和平。
第二天的早报通篇都是昨天的意外,伊黎市政府滑跪得很快,向公众郑重地道歉场地及安全保卫安排上的失误。
幸而没有发生死亡事件,仅有十多位的民众受伤,迅速被拉往医院救治。
紧接着媒体报道,事故发生前有一群学生临时站出来维持了秩序,大肆夸奖着他们的勇敢。
可惜当时没有拍到照片,否则他们可以将声势炒作得更加浩大。
小组里的学生们在刚看到报道时十分惊喜,一种得到认可的满足感在内心膨胀,恨不得在脑门上贴“没错,英雄就是我”。
这样飘飘然到有些浮躁的症状在南序面前不药而愈。
一方面,南序什么反应也没有,面对那些新闻,更像是旁观者;另一方面,他们一定不能飘,要稳住心态做好剩下的分析论证,坚决不拖累小组的进度。
几个沉浸在学业、时间紧促的日夜过后,他们的大脑逐渐冷却下来,发现了不对劲。
关注的焦点不知何时移转到了他们身上,移转到了联邦的未来有多么光明,渐渐的,事故的伤者、动乱被掩藏,被遗忘。
他们不需要有名字,不需要有面孔,只要贴上标签成为一个符号,就会变成掩护的工具。
没意思,真没意思。
这就是他们此前坚定不移的支持对象吗?
还害得他们争得面红耳赤、耽误进度差点惹南序生气。
夏日有微风吹拂,树叶与树叶的摩擦声簌簌,南序的手腕和书页的摩擦声也簌簌。
很轻柔的声音。
一点一点蚕食了他们的愤怒、迷惘与动摇。
不如老老实实提交论文、抓紧时间去找那些小孩玩、趁机和南序再多说说话来得有意义。
阳光很好,他们伸出手攥紧空气里的光,也试图攥住飞快流逝的时间。
夏令营除了综合考核之外,还有一种专项评定的形式。
后者在尚未来到夏令营之前,就已经和选定方向的教授联系好。
与其说他们进入了联邦大学,不如说他们进入的是联邦大学某位教授的团队。基本上,只有领域上极有天赋的佼佼者才可以选择这个形式。
裴屿就是其中之一。
早在一年级的下半学期,他就通过诺伊斯的平台联系上了联邦大学生物学和药学方向交叉融合工程方向的教授,早早内定了联邦大学的入学名额。
这次来夏令营,他直接进驻实验室参与项目,不参与日程表上安排的所有活动。
“DNA浓度测量值符合标准,学弟辛苦了,先休息吧。”
实验室内,纯白桌台反射着窗外的阳光,耀目到刺眼,却在恒温的环境下感受不到户外温暖的温度。
说话的那位学长口中的学弟穿着洁白的实验服,有条不紊地收拾好实验器材,严谨寡言到没什么温度。
学长没得到回应,早已见怪不怪。
夏令营要开始以前,他们组里就知道有位来自诺伊斯名字叫裴屿的学弟即将进组。
诺伊斯,特招生,同时在如此年少的年纪就得到了教授的认可,里面的含金量不言而喻。
果然,这次接触下来之后,发现他们猜测得一点都没有错。
裴屿为人冷峻,与实验室里的学长学姐不会有除了和实验以外任何的交流,像个无情的实验机器。
但裴屿来到实验室之后,拉快了实验室里的进度,出来的数据都很漂亮,甚至隐隐有了突破。
备受折磨的学长学姐们立刻认为这点小缺点算不了什么,优秀的人里更加优秀的人,有点傲气也很正常,能带飞他们的实验才是关键!
裴屿冷漠记载完最后一组数据,拖下白大褂和乳胶手套,没有留恋地走出实验室。
实验楼的斜对面就是图书馆,裴屿数着层数,看向第四层的高度。
隔着窗户,看另一扇窗户。
金属外框在反光下泛着银白的光泽,树木的浓荫倒影在玻璃上,一片沉积的绿意。
裴屿看了眼手表,时针秒针指向了固定的时间范围,没多久,那扇窗开始有晃动的剪影经过,他凝神放眼观察着,在其中找到了希望见到的那个沉静身影。
再见证对方短暂地经过了那些绿沉沉如深潭一样的窗景,晃动了潭中的水。
有脚步声。
裴屿转头,朝来人问好:“许教授。”
走过来的人气质温雅,整体望过去有那种常年专注于学术的人特有不见光的苍白,衣着低调,带着多次浆洗后的发白,但很整洁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