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7章 崇平帝:文治武功,威震四夷,一代
大明宫,含元殿
“军机处和锦衣府卫最近可有贾子钰的军报?”崇平帝转过身来,问道。
可以说随着贾珩在这一年中,先在宣大炮轰皇太极,击退了女真入侵,紧接着在西北之战力挽狂澜,崇平帝抑或是汉廷文武群臣,都对贾珩在兵事有一种莫名的信任。
当然,这种高期待的心态,其实也未必是好事。
往往意味着更大的压力。
施杰拱手回道:“回圣上,卫国公自冬月初三进抵福州以后,再无军报传来。”
戴权连忙说道:“陛下,这几天,锦衣府方面也没有军报传过来。”
崇平帝想了想,说道:“海战距今也有一两个月,再等一段时还能就过年了,派人问问进度,海战不比陆战,如是海疆初靖,或可领兵归港,暂作休整,待明年开春,再行用兵也不迟。”
这段时间,京城中也有人上疏劝谏崇平帝,海战拖延日久,徒耗国帑。
而整个崇平十六年,一场战事挨着一场战事,可以说不仅是贾珩疲惫不堪,国库也渐次入不敷出。
这次出去打仗,又是开疆拓土,乃至又为大汉增设一省,子钰又立了大功。
崇平帝面色恍惚了下,心底忽而响起几个字。
她这辈子也不知道能不能……
崇平十六年虽然接连打了几场仗,导致国库空虚,尤其是数万京营精锐的大败,以致损伤无数,但的确为汉廷争取了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
但南安郡王先败的那一场,差点儿让大汉的中兴势头打断,在财政上差不多掏空了国库。
虽然知道是捷报,但这并不是军报上禀告,而是六百里急递报信的红翎信使,口述的内容。
前段时间,秦可卿给女儿办了满月酒,但可惜贾珩并不在家,贾母倒是帮着操办了下。
荣国府,荣庆堂
此刻,殿中群臣脸上也现出惊讶之色。
中年帝王不由想起贾珩先前还要请封诰命夫人,心底不由暗暗松了一口气。
而随着时间过去,贾珩在江南以水师大败女真人与朝鲜水师,收复被荷兰红夷占据的台湾岛的事,也渐渐传至宁荣两府。
贾政道:“这个还是看子钰上疏以后再说吧。”
韩癀面色恭谨,拱手称是。
贾母点了点头。
本来就是一个柔婉的性情。
天可怜见,这次终于轮到她家宝丫头了。
这时,礼部侍郎柳政手持象牙玉笏,拱手说道:“圣上,夷州向为不毛之地,地广人稀,并无多少汉民寄居,朝廷为了那贫瘠之地,投入不知多少人力、物力,得不偿失。”
一旁的尤三姐在一旁听着,妖媚、艳丽脸蛋儿上蒙起思索之色。
薛姨妈笑道:“老太太,明年开春儿差不多能回来。”
崇平帝道:“江南新政明年开春以后,在南北诸省大加推行。”
虽然已有预料,但看到其上的策反杨氏三兄弟,歼灭刘香海寇数万,囚禁荷兰红夷数千,击毙荷兰红夷头目普特曼斯等人,俘虏红夷数千,另击溃朝鲜水师,歼敌三万余众,女真虏王豪格仓皇而逃……这样的文字,仍是让韩癀心神震动。
戴权与两个内监将密匣打开,取出一份军报和奏疏,躬身弯腰,呈送过去。
只怕是卫国公贾珩又打了胜仗。
崇平帝道:“以子钰之能,应该很快就能清剿寇虏余孽,此战不仅彻底肃清夷寇,收回台湾,使海贸大兴,更挫败了女真和朝鲜水师的骚扰海疆阴谋。”
内务府属于皇室的小金库,虽然也支出了一部分,但财政状况还好,当然也不能再行贴补户部。
因为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在张居正新政以及雍正改制以后,都产生了不小的作用。
只怕这次大爷立了功劳,还要给谁请封诰命夫人呢。
可以说,如今的崇平十六年的三大征,的确消耗了不少国帑,但除了南安葬送数万京营精锐,远远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主要是贾珩是打仗之余,仍不忘搞钱。
唉,还是不做奢望了。
不说其他,也得看在贾珩这位卫国公的面子上。
一墙之隔的宁国府,厅堂之中,秦业一袭绯红官袍,头发灰白,面带笑意地正在与秦可卿叙话。
所以说,这几场战事,军需饷银都不是凭空出来的,每一笔战争军费都是有具体来源。
贾母道:“珩哥儿在南边儿打仗,这一年竟是在外面打仗了,虽说这爵位是升的快,但与可卿她们娘俩儿也是聚少离多的,前不久满月酒,珩哥儿都没有喝上。”
这个卫国公真是能征善战,真应了他当初议爵封号之说,大汉军神?
转而,军报递送给一旁的兵部尚书李瓒。
这几天,尤三姐每次看向襁褓中婴儿,都会在想,如果自己生的孩子是妾生子,将来在府中的众兄弟姊妹当中,又该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