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5章 贾珩:节字,具松竹风骨(第3/4页)
说着,唤着奶嬷嬷,接过襁褓中的婴儿,唱着摇篮曲慢慢哄着,低声道:“娘亲说着玩呢,你是娘亲身上掉下的肉,怎么是路上捡的呢。”
咸宁公主缓步凑至近前,清丽玉颜上似笑非笑,打趣道:“先生,我怎么听说那个察哈尔蒙古亲王的女儿雅若,最近被敕封为虞国夫人?要与先生完婚?”
或许,自此生出猜忌、戒备之心,也未可知。
幸在他非贾非陈。
说话间,凝眸看向陈潇,道:“潇潇姐不是给先生一路,也没拦住他?”
那奶嬷嬷笑了笑道:“公主殿下说的在理,人家老一辈儿的说小孩儿的魂魄弱,受不得冲撞。”
家里那个是这个的妹妹。
李婵月抿了抿粉唇,明眸闪了闪,静静听着。
贾珩道:“打仗要在一二年后了,眼下是海上还有江南新政的事儿牵绊住手脚,今年内务府向南洋的海贸还好做吧?”
咸宁公主柔声问道:“先生这次南下还是领着督问新政的差事。”
陈潇幽幽说道:“将来自己有了孩子,总要学着带。”
晋阳长公主道:“能瞒过一时是一时吧,主要此事不宜张扬。”
他这次大胜凯旋,一举扭转败局,威望无疑显著更多,不知京城中多少文臣暗中诋毁、中伤,而且皇兄因为错用南安一事,心底又会如何去想。
陈潇清眸忧色密布,道:“姑姑,你这件事儿也不可能一直瞒过太后,而且姑姑在金陵一呆近年,深居简出,只怕已落在有心人的耳目中,时间一长,肯定为人所知。”
节字,具松竹风骨,百折不挠。
贾珩笑道:“咸宁,婵月害羞。”
贾珩道:“皇兄那边儿催办差事,也没有顾得上多待。”
反正他原不姓贾,先跟她的姓,以后认祖归宗的事儿,以后再说。
他作为一个后世之人,对跟谁姓其实没有什么执着,当然该有的一个跟自己姓的儿子继承爵位,还是要有的。
而周围侍奉的女官和丫鬟已经在浴桶中准备好了热水。
李婵月接过话头,性情温婉的少女声音轻轻柔柔,说道:“这一个多月,战况焦灼,基本没有怎么出船,不仅是内务府,其他的商贾也差不多。”
贾珩接过咸宁公主递来的茶盅,轻轻抿了一口,温声说道:“神京那边儿,诸事顺遂。”
咸宁公主柔声说道:“先生,我带先生过去。”
“先生攻取哈密城的事儿,我在邸报上看到了,先生下次别冒这般大的险了,如果奔袭至哈密城,万一蒙古鞑子有了防备,以逸待劳怎么办?”咸宁公主忽而面带担忧说道。
宁国府后院厅堂内,一众金钗坐在一起,钗裙环袄,浮翠流丹,诸金钗玉颜带笑,其乐融融。
“那孩子呢?”贾珩看向襁褓中的婴儿,此刻正伸出一双小手手,大口吃着奶。
自她认识先生以后,就是这般南征北战的,似乎没有一刻停歇。
“我给小贾先生拿换洗衣裳呢。”李婵月柔糯娇俏的声音传来。
晋阳长公主感慨道:“现在南方海贸不顺,等新政与海贸无事,差不多就只有北边儿的辽东了,辽东一平,也就真正天下太平了。”
贾珩不由失笑道:“这一路上,深入大漠,与虏寇拼杀,倒没有你想的那般精彩纷呈。”
省得京城一众文武群臣动辄关注着他的动静。
说着,与贾珩前往厢房沐浴更衣。
李婵月摇了摇头,眸光微垂,纤声道:“小贾先生,我没事儿。”
晋阳长公主抱过襁褓中的婴儿哄着,口中唱着摇篮曲,俄而,抬起螓首,丰润、粉腻的芙蓉玉面上现出关切之色,柔声问道:“京城那边儿都料理定,没什么事儿了吧。”
小贾先生肯定知道她的身世,只是她却不知如何询问了。
晋阳长公主柔润盈盈的美眸端详着陈潇,须臾,低声说道:“你这一路从南边儿去北边儿,也挺不容易的。”
咸宁公主此刻看向那少年,明眸也现出几许痴念之意,喃喃说道:“先生。”
金陵,宁国府
随着进入十一月,天气气候渐冷,诸金钗也换上了袄子,钗裙环袄,争奇斗艳。
咸宁公主幽丽玉颜上笑意浮起,说道:“先生是武将,在西北杀戮正盛,身上的刀兵煞气难免重一些,小孩儿敏锐,许是觉得凶也是有的。”
等下次可不让你趴我身上了。
凤姐柳梢眉挑起,丹凤眼现出思索,道:“只怕是心病了,可曾看过郎中?”
陈潇道:“那时只怕又要引起新的风波。”
晋阳长公主轻笑了下,目光盈盈地看向那少年,道:“本宫就知道,果然这次南下,不是简单的看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