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7章 贾珩:锦衣府卫何在?给本帅拿下方(第3/4页)
果博尔笑道:“台吉,要不了多久了,这次还和上次一样,杀汉人杀个痛快。”
鼓勇营都督同知王循,目光阴沉几许,安抚着胯下的马驹,手持弯刀,高声道:“杀,杀光他们!”
倪彪拱手应了一声。
“卫国公来了。”
而西宁府卫的一众边将,面上则是涌起怀疑之色。
金铉点了点头,目光闪烁之间,隐隐有些明白什么。
此刻,整个河沟方向,汉军已经取得了绝对优势,正在疯狂绞杀着和硕特蒙古的兵丁。
这方晋难道是奸细?
大军在此困顿不前两日,不仅是他,只怕时刻关注着西北军情的大汉朝堂,已经泛起了嘀咕。
一时间,王循手下的兵马似乎陷入重重包围的危机,但陈汉官军却没有猝然受袭的仓皇,阵形军列丝毫不乱。
……
方晋面色倏变,目光惊恐,道:“你们……”
此刻军帐之中,一应将校俱在。
方晋闻言,瞳孔剧缩,握着腰刀的手,都不由为之颤抖。
贾珩道:“谢庞二将传来消息,已经击破敌军两路埋伏兵马,破敌战机已经出现!”
说着,谢再义而后又看向鼓勇营都督佥事倪彪,沉吟说道:“倪将军领两千人,从北面掩杀过去。”
“活捉,活捉!”谢再义高声说道。
伊勒都齐面色倏变,手持兵刃试图杀出一条血路,但身后的尖啸好似索命梵音。
金铉面色变幻不定,声音艰涩说道:“卫国公,这…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
“铛铛…”
事实上,武将是有成长期的,有许多武将可能没有等潜力激发,就如千里马一般骈死于槽枥之间。
不仅是武将,就是军队在一场场胜利的浇灌以后,都可以喊出,敌人非但不投降,还想我军进攻这样的惊世之言。
曲朗等锦衣将校大声应诺,旋即朝方晋一拥而上,解下其人腰刀,死死按住。
“此战胜后,王将军当为头功。”谢再义道。
这几天和硕特蒙古方面层层加码,援兵不绝,这两军鏖战也不知要到什么时候。
一道匹练闪过,血气猎猎而起,果博尔额头一道刀痕现出,“噗通”栽倒于地。
伊勒都齐正要杀散,忽而背后传来一股巨力,而后是肋骨剧痛,落下马来,将泥土和砂石溅起。
金铉低声道:“那边儿应该有消息了吧。”
伊勒都齐笑道:“我正说渴的不成呢,拿过来。”
长刀所向,竟不是一合之敌!
这就是在不停的胜利下培养出的气势和武艺,如果是三年前,曾在城门守卫的谢再义,可能在果博尔手下,都走不过二十个回合。
谢再义高声道:“降者免死!”
子钰此举当有深意。
果博尔笑道:“台吉,这瓜本来就不大,台吉一个人吃正够。”
似乎预示着什么,继而是的喊杀声四起。
谢再义道:“绑了!”
正是炎炎夏日,空气之中燥热难当,周围虽然几个奴仆帮着扇扇子,但伊勒都齐额头上的汗水止不住向下流。
贾珩来到帅案之后,一撩衣袍落座下来,剑眉之下,锐利如鹰隼的目光逡巡过在场军将,扫过一张张或跃跃欲试,或疲惫不堪的面容,既有西宁府卫,又有京营骑军,一开口就是语惊四座:“诸位将军,破敌就在今日!”
而此刻,曹家沟上方一处绿荫成浪,草丛茂密的隐蔽山林中,和硕特蒙古八台吉之一的伊勒都齐,正在与手下大将果博尔,于茅草搭就的木屋中喝酒。
一颗大好头颅冲天而起,脖腔中喷射的鲜血四下溅出,谢再义脸上和身上都是鲜血,连盔甲上都是,浓眉之下冷眸如电,朝四方睥睨四顾,怒喝道:“何人敢挡我!”
残肢断臂与鲜血乱飞,而身旁的亲兵更是紧紧相护,谢再义风驰电掣一般,接近了伊勒都齐。
事实上,正如贾珩所想,随着近半个多月过去,神京城中的大汉文武官员,已是议论不停。
贾珩收起笺纸,低声说道:“金将军,等会儿召集诸位军将议事。”
只是随着时间过去,伊勒都齐在一众亲卫簇拥下,凑至近前,却渐渐发现了一些不对。
“应该就这段时间了,飞鸽传书可能在路上了。”贾珩冷峻目光从山寨中收回,低声道。
时光匆匆,不知不觉就又是三天时间过去。
有一些和硕特蒙古的兵丁正在向山林中遁逃,正为汉军小队绞杀。
……
这位青海蒙古的台吉,今年三十二岁,赤红脸膛,高额宽颌,标准的蒙古人长相。
“不好!中计了!”伊勒都齐见此,面色大变,惊声喊道。
“台吉,刚刚摘下来的西瓜,尝尝。”这时,一个穿着短打服饰,头上梳着的小辫子的青年仆从,行至近前,陪着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