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4章 方晋:原来也不过尔尔!(第2/6页)

金铉似乎同样有这样的顾虑,凝眸看向贾珩,忧心忡忡说道:“如果敌寇死战不退,我军到时伤亡也不小,粮秣可曾齐备?”

说着,将手中的笺纸递将过去。

金铉闻言点了点头,道:“魏王殿下既如此说,下官也就放心了。”

尤其是和硕特蒙古已经调拨了兵马支援藏地,他大约有一到两个月的窗口期。

“节帅。”谢再义向贾珩抱拳一礼,道。

聚拢抚远将军金铉,西宁铁骑的方晋,此外还有西宁边军的将校如马宏,邹复,薛建等大批将校。

这同样是一套组合拳。

而且和硕特蒙古其实是不怎么擅长守城,先前据西宁的驰援兵马,无非仗着一股血勇之气,不计伤亡。

楞额礼心生警兆,只觉杀机凛然,连忙向一旁闪躲。

嗖!!!

楞额礼弓马娴熟,弓弦响起,定然有汉军士卒应声倒地,不多时,汉军进兵之时竟为之一遏。

有额哲这位蒙古人随行,深入青海的骑军生存能力将会大大提高。

“汉军这次来势汹汹,贤弟觉得如何退敌?”多尔济道:“要不,我们还丢下湟源,诱使汉军进兵?”

顿时惨叫声响起。

“没有。”陈潇压低了声音说着,轻声道:“我标注了两条路,可能会给人一种分左右两翼绕后而袭的错觉。”

等到军卒埋锅造饭,炊烟袅袅而起,整个步骑数座营盘也进入大战之前某种紧张和有条不紊的氛围当中。

“这场仗不好打。”贾珩眉头皱了皱,低声道。

岳讬此刻立身在舆图之前,沉吟说道:“大汉的卫国公不是南安郡王等人,同样计策不能再用第二次了,而且湟源一旦丢失,海晏也保不住,那时候汉军大军压境,青海蒙古决然抵挡不住。”

额哲也向贾珩,开门见山道:“这几天已经摸清了各处谷口,什么时候动手。”

随着岗楼之上箭矢与佛朗机炮向着山寨攒射,颇是压制了和硕特蒙古的弓箭之雨,步卒手持盾牌,开始向山坡上冲去。

湟源是小城不假,但鞑子也是经营已久,地势险峻,如果真的要死守,双方鏖战持久,和硕特蒙古粮秣不继,朝廷大军的粮秣难道就源源不断?

值得一提的是,谢再义作为伯爵,已经升掌鼓勇营都督,而贾珩仍是检校京营节度副使兼领果勇营都督一职。

虽然不知道那时什么,但逢年过节时候放的鞭炮,楞额礼还是知道的。

待第二日上午,陈汉官军开始了第一次试探攻击。

先利用内间之计削弱和硕特蒙古的一部分有生力量,然后再行分兵绞杀。

贾珩看向金铉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一时间,喊杀之声充斥了整个山谷,随着一部分汉军士卒冲上了山寨近前。

他以为是何等将帅之英,原来也不过尔尔!

步卒到了何处?”贾珩问道。

正在贾珩思量用兵之策之时,外间禀告道:“谢将军和额哲可汗来了。”

但雍正时的西北之战,手握十几万兵马的年羹尧仍是打赢了这场战事,通过疑兵之计,空城计等计策,挫败了罗卜藏丹津的势头,然后清军全面反攻,拔除据点,而后深入大漠,绕袭敌后。

岳讬道:“今天养精蓄锐,明天与汉军攻防之战!一旦汉军攻城拔寨受挫,定然会想以奇兵获胜,那时就是我们的机会。”

“死守湟源,等汉军出招,我们见招拆招!”岳讬目光落在一处处蜿蜒起伏的山脉上。

懂了,开造。

此刻,谢再义领着一众亲兵,也赶到半山腰上的山寨,见远处踊跃而攻的汉军陆续倒地,面色微冷,取下弓箭,朝着未戴头盔的楞额礼眉心射去。

多尔济闻言,眉头皱了皱,问道:“贤弟,那我们该怎么办?”

当然他这个计策也没有那般复杂。

此刻的楞额礼站在岗楼之上,眺望着远处星罗棋布、井然有序的汉军营盘。

楞额礼所居的这座山寨其实原本不大,原本驻扎有一支千人汉军兵马,在和硕特蒙古夺下湟源县城以后,为了抵御西宁府城的兵马进取,临时依托山石休憩扩建,守御设施也没有那般坚若磐石,或者说没有经受过战火检验。

第二天,又是新的一天,今日仍是一个艳阳高照的晴天,蔚蓝天穹之上,白云如同棉花糖一团团,望上一眼就让人心旷神怡。

……

唐时曾经被吐蕃占领,改为青唐城,自陈汉以来,湟源成为了“茶马互市”的要塞,素有海藏咽喉之称。

顿时,和硕特蒙古勇士的惨叫响彻了整个山寨,颇为动摇军心。

忽而,“嗖嗖!!!”之声沉重响起,点起冒着烟的黑黢黢的东西落在山寨之中,滚落在人群中,未等楞额礼以及在场和硕特蒙古军将看清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