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5章 贾珩:全部叉出去!

荣国府

贾母在邢夫人与王夫人的陪同下出得厅堂,此刻刚刚经雨之后,庭院中的青砖还有些湿滑。

贾政眉头紧皱,目光深沉看向南安太妃等人。

四王八公可以说是近百年的世交,在过往的百年之内,贾家落魄之时,南安郡王就不少帮着贾家,两家互通有无。

可以说,在贾珩未曾彻底崛起之前,说句不好听的,荣国府与贾珩这种旁支子弟的关系还不如与南安家的关系,可谓老亲。

亲戚不就是用来道德绑架的吗?就赌你抹不开脸。

你贾家现在是比前两年青黄不接的时候混的好了一些,但我回头就能坏你名声,你飘了,你膨胀了啊。

我就道德绑架你,怎么了?

至于爵位和功劳,四王八公哪一个没有开国定鼎的功劳在身上?纵然是天家,一些老诰命都能倚老卖老前去宫里哭诉,何况是同为八公勋臣之列?

当然,南安太妃就是不去宁国府,因为知道宁国府年轻国公当家,不吃道德绑架这一套!

年轻国公从柳条胡同儿,一文不名的时候,就仗剑而行,怼天怼地怼空气,管你特么是谁!荆榛遍地,豺狼虎豹等畜生,一并斩杀殆尽。

这一路走来,步步血泪,无人扶持,势必嫉恶如仇!

南安太妃在王妃罗氏的搀扶下,来到近前,白净面皮上满是怒气翻涌。

这是提着元春的大龄剩女事实。

此言一出,孙氏面色一松,手抚着胸口,庆幸道:“谢天谢地。”

贾母眉头紧皱,问道:“这和亲为何是我贾家的姑娘?”

她南安家是开国四郡王,世袭罔替的四大郡王,太祖、太宗两朝有过多少次扶保社稷的功劳?岂是那卫国公两三年立了几场功劳能够相比的?

“珩哥儿,你回来了。”贾母面色稍霁,心头暗暗松了一口气。

说着,看向一旁的贾母,旋即回头看向外间,道:“来人,将这些闯门闹事的叉出去!”

南安太妃:“……”

见那少年言辞激烈,荣庆堂中的贾母心头就是“咯噔”一下,似乎想起了过往无数次在荣庆堂中的慷慨陈词,仗剑直言的场景。

南安太妃脸上又青又白,只觉大夏天的,手足冰凉,呼吸都有些一窒。

然后自己领兵用红夷大炮,打赢了西北战事,收拾残局,就显得他有能耐是吧?

当她不知道吗?

当初,四王八公本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可谓打断骨头连着筋。

南安太妃来荣国府之前,早就打听到贾家有几个姑娘,此刻如数家珍,一一罗列。

贾政在一旁暗暗皱眉,脸色变幻,心头就有一股怒火翻涌不停。

自崇平元年以来,大汉未曾遭逢此等大败。

“你瞎了还是聋了?”贾珩冷哼一声,道:“听风就是雨?”

竖子小儿,处心积虑,其心可诛!

今天在朝会上都没有骂,因为此举有些许攸行径。

不大一会儿,就见贾珩在陈潇的陪同下,自仪门而入二门,来到厅堂之前,迎着南安太妃等一众目光注视,面色沉静。

就在这时,外间的一个嬷嬷,进入厅堂,道:“老太太,二老爷,珩大爷回来了。”

岳父贤不过女婿?是不是还要退位让贤,另请高明?

此刻,王夫人更是瞪大了眼睛,攥紧了手中帕子,脸上苍白如纸。

贾珩点了点头,轻声说道:“老太太。”

南安太妃拉过贾母的手,痛心疾首说道:“老姐姐,我们两家是半辈子、几代人的交情,可自从这珩哥儿得了势以后,你瞧瞧府上那些珍哥儿、琏哥儿哪去了,还有琏哥儿他老子,要我说都是那珩哥儿给害了去!”

可以说这是王夫人的逆鳞!

柳芳之母孙氏说道:“先前红夷大炮在平安州打了大胜仗,大军如果带上红夷大炮,肯定能打赢西北的战事。”

不过还真别说,这南安太妃保养有方,白白净净的,说不得嫁过去还能生个一儿半女?

贾母面色也有些不自然,看了一眼贾珩身后说话的锦衣府卫。

这时,外间二门处廊檐下锦衣府的将校,向着几个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妇人一拥而上,按住了两边儿的胳膊。

就因为此事,就要夺她太妃尊位?

南安太妃抬头看向那贾母,定了定心神,脸上挤出一个笑容,说道:“老姐姐一向可好?”

今日朝会的结果是这样的吗?

可以说,贾珩回京之前,南安太妃就已在心底做好了兴师问罪的打算,怎么可能因三言两语就动摇已经铺垫好的事儿?

贾珩沉喝一声,说道:“公道?南安等人一将无能,累死三军,你们还敢上门寻衅,京城的六万京营骁卒又该向谁讨还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