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8章 这大汉没卫国公主持大局,那是真不(第2/4页)
韩癀面色凝重,心绪仍是久久难以平复。
韩癀摆了摆手,道:“现在说这些已经于事无补,卫国公不久就会返回神京,经此一事,朝廷在兵事上对其愈发倚重,我忧心如前汉之外戚专权,祸乱朝纲,殷鉴未远。”
贾珩道:“一个不好,大军大败就在顷刻之间,说不得这会儿,败报已经在路上了。”
邝守正闻言,大惊失色,连忙劝道:“东翁,圣上正值盛怒,东翁此疏一上,只怕圣上会迁怒东翁啊。”
而城中百姓的议论,不仅是三教九流,城中一些中低阶官员,相熟的科道言官也在一起相议。
贾珩点了点头,温声说道:“咸宁。”
崇平帝此刻仍是睁眼看着窗外,心底后悔与难过交织一起。
……
因为贾珩忙完之后,在这段时间是陪着黛玉,自然又冷落了咸宁。
用那卫国公所著三国话本所言,当今天子,外宽而内忌,刻薄寡恩,从即位到如今,岂有常侍之臣乎?
兄长这是当局者迷。
丽人容颜娇俏明艳,温婉如水的声音中满是忧心忡忡。
冯太后叹了一口气,而后看向容妃,叮嘱道:“容妃,你晚上多照顾着,有什么事儿,派人到重华宫。”
崇平帝摆了摆手,低声说道:“朕无事。”
咸宁公主明澈的清眸涌起关切之色,温声说道:“先生,要不我随你一同回去吧。”
说来说去,什么担心太阿倒持,势大难制,不过是争权夺利的借口,归根结底在于贾珩身为武勋,又通政事,几乎将相权侵夺殆尽。
“先生,潇潇姐。”就在这时,咸宁公主与李婵月迎将过来,看向那器宇轩昂的少年,轻轻唤了一声那少年。
一旁的南阳驸马也在一旁相劝着。
其实,先前他就已看出不妥,但江南新政紧要不在西北之下,本来以为那南安郡王不至如此无能。
金陵,晋阳长公主府,后宅
咸宁公主以及李婵月坐在一方条案之后,轻轻抚着古筝,不远处的宋妍一手托腮,柔润如水的目光落在丽人隆起的小腹上,那张不施粉黛的妍丽脸蛋儿上怔怔出神。
时光匆匆,不知不觉就是五六天时间过去。
贾珩点了点头,端起茶盅,轻轻抿了一口,低声道:“先这样吧。”
“吴通判,准备笔墨,本官要向陛下上疏。”高仲平面色一肃,说道。
此消息一出,江南震惊!
韩癀闻言,目光微动,忧心忡忡说道:“我也知陛下英睿果决,非寻常臣下可欺,但卫国公其人锐气无匹,不是简单的武勋,他在江南推行新政,手段凌厉,又通理财经济事务,如此人物,岂是寻常武勋?”
在这一刻,高仲平无比希望自己身在中枢,执掌内阁,能够规劝天子。
冯太后叹了一口气,轻声道:“南安以及柳芳等人轻敌冒进,被人劫了粮道。”
元春丰美脸蛋儿上见着担忧之色,低声说道:“那西北那边儿,朝廷这次该如何应对?”
“我就说,这打仗的事儿还是得看卫国公。”
颜宏道:“可兄长,他在江南推行新政,已经得罪了江南的不少人,将来岂会有好下场?”
这位神京城中的国子监祭酒,自从涉韩晖舞弊一案后,因为韩癀在江南新政上的态度让步,虽说没有身败名裂,但也安分了许多,于国政大计不敢上疏建言。
一碗水端平。
宋妍看向正在叙话的二人,心头忽而生出一股古怪念头。
吴贤成闻言,道:“东翁这是?”
“南安家的早就不行了,如果有能耐,前几年头里早该显着他们了,还会等到现在?”
咸宁公主幽丽玉颜上渐渐蒙起忧色,柔声道:“粮道被劫,此事竟这般凶险?”
待魏王与南阳公主夫妇离了厅堂,崇平帝又是叹了一口气。
此刻,不仅是宫中为之愁云惨淡,就连夜色笼罩之后,青楼酒肆的百姓和读书人,也在纷纷讨论着这场西北战事的大败。
当然,还没有到《关于崇平元年以来若干……》的地步。
陈潇道:“那就先紧着西北之事。”
卫国公此去京城,天子以及朝臣多半还要用其出兵,他必须要向宫里规劝。
“又气的…吐血晕厥过去了。”冯太后说着,叹了一口气道:“不让人省心啊。”
随着讨论的深入,一种潜在的共识正在官民人等中悄然形成。
说着,将目光投向那少女手中的书本,问道:“婵月手里的三国话本,可是最新的回目?”
高仲平徐徐道:“主不可因怒兴师,西北之事难以挽回,不宜再继续出兵征讨,徒耗国力。”
贾珩与晋阳长公主、李婵月、咸宁公主、宋妍几个人开始用着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