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赵家, 开完会回来,气氛沉凝的厉害。

赵满仓在接到上面的通知后,整个人都懵了, 提前麦收, 按照赵政华说的会下雨的时间来算,现在收,正好能躲过那场连阴雨。

赵满仓不明白, 上面怎么会下发这样的命令, 但这并不是他一个小小的村长该质疑的, 他不敢质疑,就算质疑, 也没有用。

他想到家里买的那些粮, 还好当时买的时候出的价比较低, 到时候偷偷转卖出去, 应该也没有损失。

回到家里, 赵政华显然已经得知了提前麦收的消息, 他最后的翻身的希望在这一刻崩塌了, 他直接发疯, 双手攥着赵满仓的衣领,神经质地重复:“是不是你,是不是啊!啊?肯定是你告诉他们的, 是不是?”

赵满仓猝不及防,差点被勒死,他一把推开赵政华, 皱眉道:“啥我说的,我是你爹!我巴不得你出人头地,可你看看, 你一天天干的,都是啥没影的事,白忙活一场!”

“不可能,咋可能有人知道?”赵政华依旧想不通,明明上一世,整个省都遭灾了。

这一世为什么会变?

肯定是还有别的人也重生了,对,一定是这样,赵政华气的发疯,觉得老天是在逗他,既然让他重生,为什么不是独一无二的,为什么还要再有一个重生者?

他以为自己重生,是上天眷顾,觉得自己不是普通人,可现在却觉得,一切好像都是笑话。

“行了,以后老老实实读你的书,好歹上了高中,以后出来也能进厂当个工人,不比你一天瞎折腾强?”赵满仓现在是彻底看透了,什么都没有实在工作来得强。

他重生就是为了去厂里当个普普通通的工人?现在大家都觉得工人好,殊不知,后面还有下岗潮。

而且,他重生一次,又怎么肯甘心当一个普通的工人呢?

哪怕他不是唯一的重生者,那也是几千万分之一的概率,他绝对不会是一个普通人,绝对不会!

赵满仓看着赵政华的样子,忽然觉得,让他进厂当工人,都是抱了太大的期望了。

——

姜乐不知道赵政华怎么在家里发疯呢,麦收的事情落到了实处,他开心的不得了。

家里人也在说麦收的事,不过倒也没多少抱怨,姜德说:“这事咱管不了,就像书记说的,上面让咋样就咋样吧。”

赵美莲点头:“可不是,今晚早点睡,明天天不亮就得醒呢。”

村里大多数人,就跟姜家人一样,早早睡了。

整个村子都陷入安静。

姜乐琢磨着,明天爹娘他们要早起干活,得做点吃起来快,又顶饿的东西,他跟姜奶奶说了一声,怕打扰到家里人睡觉,他晚上在俞和衷那边烙了烧饼,又卤了肉,明天早上吃肉夹馍!

他奶早上只需要烧稀饭就成,省的要起来特别早忙活。

卤好的肉就放在卤汁里泡着,能更入味,至于饼子,明天一早可能就凉了,但到时候夹上热乎乎的肉,味道依旧不会差。

姜乐忙活完,躺到炕上,跟俞和衷交代:“和衷,你明天早上记得叫我,得把这些饼子还有肉送过去。”

俞和衷答应,让他赶紧睡。

结果这小子阳奉阴违,第二天俞和衷起来热了卤肉,打在盆里,又把饼子放在篮子里,去了姜家。

见了姜家人,俞和衷解释说:“我哥昨晚忙的太晚了,我就没叫他。”

姜奶奶闻言心疼不已,这烙饼子卤肉太费功夫了,这娃太懂事了,就是为了让她多睡会儿。

家里人忙道:“让他多睡会儿,本来平时学习就累。”

姜奶奶把烙好的饼子划开一个口子,这饼为了方便夹肉,中间是空的,稍微划个口子就分开了。

赵美莲帮忙把卤好的肉夹出来一块,放在案板上,把肉剁了剁,卤过的肉已经有些软烂了,再舀一勺汤,浇在肉上,肉浸满汤汁,继续剁成碎肉,然后夹进饼子里。

满满的肉里,再浇上少许的汤汁,这味道光闻着都不自觉的分泌口水了。

姜德和姜军庆吃了两个,赵美莲吃了一个,然后一人手里拿着一个,一边往地里走,一边吃。

有些人家哪怕麦收,早上都是随便一凑合,差一点的冷馒头就咸菜,好点的,夹点昨晚的剩菜,这菜还是想着今早干活要吃,昨晚专门留的。

当然,也有不糊弄的,可哪有姜家人吃的香啊。

远远都能闻到味,口水都咽好几次了。

赵美莲他们三两口吃完了肉夹馍,心说,下次还是在家里吃完再出来吧。

去地里的路上,村里人碰上,还在嘀咕:“今年为啥要这么早收麦?早收一天得少收多少?”

他们也不是质疑什么,就是心疼那些粮。

有人就一脸‘我知道’的表情:“我昨个问了,周围的村子都要开始收了,你知道咋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