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第2/4页)
当然,自己带或者离家近一些,回家吃都成。
等上午的课上完,姜乐他们三个商量了一下,决定在学校吃吧。
中午午休虽然有两个小时的时间,但是要是回去还要做饭的话,那就休息不了多久了。
不如在学校吃了就回去。
中午先去食堂吃饭,味道并没有多好,中规中矩,毕竟是大锅饭。
但他们都不是挑食的人,可以接受,姜乐还说到时候用罐子装点酱带着,菜哪怕不好吃,也能下饭。
姜欢觉得可以,她奶做的口蘑肉酱可好吃了,哪怕来买个馒头,夹着口蘑肉酱吃都成。
但姜乐说除非菜难吃,不然必须要吃,光吃肉酱也没营养了。
“咋能没营养?有肉又有口蘑的,我觉着挺有营养的。”姜欢很不赞同。
姜乐:“人要吃新鲜的蔬菜,光吃酱不成,本来早上吃的就是酱。”
姜欢看向俞和衷。
俞和衷:“我哥说的对。”
姜欢:“……”算了,她问了也是白问。
今天第一天开学,发了书早早就放学了,明天开始正式上课。
因为考虑到有的学生家里离得比较远,可以不上晚自习,当然,想留在学校上晚自习,也是可以的。
姜乐不打算上,晚自习要保持安静,不然会吵到别的同学,那要是遇到有不懂的问题,就没办法问俞和衷了。
到底是自学了那么长时间,姜乐的自制力还是不错的,回家学也是一样。
至于姜欢,想了想,也不打算上晚自习了。
就这么上了几天课,几人也慢慢适应了镇上的生活。
轮到谁值日,谁就早起半个小时,烧好热水,用来洗漱,再简单做个早餐。
比起三个人一起忙活,这样安排,另外两个人也能多睡半个小时。
不过每次轮到姜乐值日,俞和衷也跟着早早起来,姜乐说了他几次,让他别跟着自己起床,再继续睡会儿。
但俞和衷说:“我睡不着。”
俞和衷确实睡不着,他属于天生就精力充沛的人,每天最多睡五个小时,一整天都精力旺盛。
每天必须睡八个小时,还睡不够的姜乐:“……”
既然俞和衷说睡不着,姜乐也就随他去了,反正轮到俞和衷值日的时候,他也不起来,能多睡一会儿是一会儿,别说半个小时了,让他多睡五分钟,他都特别珍惜。
而且,他睡着了也压根不知道俞和衷是啥时候起的。
瓜瓜对此评价:【令人安心的睡眠质量。】
院子里的其他三户,姜乐他们也就跟隔壁刘建设一家接触的比较多一些,有时他们下课回来,要是正巧赶上隔壁做饭,刘建设就会带着灵灵送盘菜过来。
姜欢对此还挺不好意思的,她从小在村里长大,村里人除非关系特别好,没有互相送饭菜的。
倒也不是村里人小气,大家日子都不好过,很多人自家都吃不饱,哪里还有多的给别人送的?说到底,还是本身的经济基础,决定怎样人情往来。
而镇上不一样了,能住在镇上的,很多都是家里有工人的,就算没有正式工作,打打零工,也比在村里简单。
村里人压根不知道咋找打零工的活,但住在镇上显然不一样,好打听多了。
就像王老太,姜欢注意到,她隔三差五就会拿衣服回来洗,起初她还以为是王老太自家的衣服,她还奇怪的跟姜乐嘀咕:“咋自家的衣服从外面拿进来?”
姜乐也注意到了,他说:“应该是替别人洗衣服赚钱。”
“啥?替人洗衣服还能赚钱?”这有些颠覆姜欢的认知,衣服顺手就能洗,那用得着花钱让人洗。
这要是在村里,得被传成十里八乡都知道的懒婆娘,可在镇上,好像是习以为常的事。
“有的人家可能有更重要的事要忙,洗衣服这种杂活,反而耽误人。”姜乐想了想,解释说:“人家的时间,用来做比洗衣服更有价值的事。”
姜欢懂了,就像是他们村书记一样,一天忙村里的事,忙的脚打后脑勺,自然没时间洗衣服。
不过书记有他婆娘洗,但是镇上的女人人家也是有事干的,就像书记一样,忙自己的事,不会整天围着整个家转。
这么想着,姜欢倒挺开心:“我觉得这点镇上比村里好。”
村里好像默认洗衣服做饭这些活,都是女人来做,当然,男人们要干地里的活,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让女人天生力气不如男人呢?
可镇上就很好,镇上不单单比的是力气,就像镇上的服装厂,因为女人干活细致,反而女工多一些。
多好啊,女人并不是方方面面都比男人弱,各有各的优势。
话说回来,镇上人家的生活确实比村里好许多,反正姜欢住了一段时间,他们院子里的几户人,隔三差五就会做肉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