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第4/4页)
可现在……
姜乐听的难受,女性不管啥时候都难。
他不由得想到,他在现代的女同学,有个年纪小小的就辍学了,对方是姜乐同村的女生。
后来没一起上学,就不熟悉了,直到姜乐上高中的时候,村里喜气洋洋的办喜宴,他听村里人说了新娘的名字,当时就懵了。
是他那位女同学,对方跟他同岁,当时才十六岁吧?
十六岁就结婚,这不犯法吗?村里人就笑呵呵说,犯啥法,又没领证。
没到年纪,想领都领不了。
姜乐不理解:“可年纪这么小,干啥这么早结婚?”
村里人就跟他说:“哪能有啥办法,那娃一天天在家啥都不干,以后都不知道咋养活自己。她爸妈就想,给娃找个依靠,迟早都要嫁人的。”
姜乐听的头昏脑涨,不知道说啥了。
什么依靠,他从小都知道的道理,除了自己,谁都靠不住。
姜乐也无可奈何,他改变不了什么,作为同村人,去参加了婚礼。
说是婚礼,其实就是搭了个台子,女同学化了妆,打扮的成熟许多,可依旧能看出傻乎乎的稚气。
男方倒是挺成熟,一问才知道,男的比女同学大八岁,在外省开车,一个月七八千。
其实女同学的情况,在姜乐所在的村子算是比较少见了,不然姜乐也不至于这么震惊。
村里人也说女同学年纪小,哪有这么早结婚的,可人家家里的事,他们最多说说,还能管人家家事。
姜乐这顿席都吃的没滋没味的,他没有爸妈,村里人都心疼他,但没人心疼女同学。
就连女同学的爹娘也觉得,这是为了她好。
村里很多男孩辍学后,都是去外地打拼,到了年纪很少有给男孩说对象的,主要是男多女少,重男轻女留下的恶果,农村更是重灾区。
要是有个女孩不上学,年纪差不多了,媒人都盯着呢。年纪小,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想反抗都反抗不了。
当然,大多数都是还不理解结婚的意义,被父母一念叨,害怕归害怕,还是答应了。
就这么稀里胡涂地嫁人。
回忆起这个,姜乐情绪有些低落,他对着赵青说:“表姐,我送你回家吧。”
赵青第一反应就是拒绝:“不用,哪用得着你送,这大白天的,我一个人回去也没事。”
姜乐就说:“我骑着自行车,快点。而且,我去外婆家还有点事。”
赵青闻言,不再拒绝了,她沉默良久,才说:“谢谢你啊姜乐,我弟就是个傻子,你要是我弟就好了。”
她知道有事是姜乐找的借口,对方是不放心她,所以想送她。
姜乐笑了,这么说自己亲弟,是亲姐没错了。
他很快转换好心情,一味地沉浸在低落的情绪中,没有意义,不如想想解决办法。
他心里已经有想法了,表姐工作的问题肯定得解决,至于舅舅舅妈那边,得稳住。
别到时候表姐心灰意冷点头答应了,舅舅舅妈跟男方一定,那就真晚了。
等表姐成了工人,选择的余地也就多了。
不知道未来如何,可之前不能因为心灰意冷,就做出让她后悔的决定。
姜乐和赵青两人先回的姜家,一来要拿赵青的东西,二来,也要跟家里人说一声,他要送赵青回去。
姜家人见他们没说招工的结果如何,就都识趣的没问,交代他们路上小心点。
姜乐答应了一声,喝了杯水,出发了。
到了赵青家,本来冷静下来的赵青,眼眶又有点红,在家里忙活的赵麦穗听到动静出来,一眼就看到女儿。
“这是咋了……”赵麦穗刚一开口,赵青就忍不住哇的哭出来,抱住赵麦穗:“娘,我没选上。”
赵麦穗闻言也很失望,念叨:“咋就没考上呢?……哎,哭啥呀,人家招工考试哪里那么容易,没选上就没选上吧。”
“女娃怕啥,找个好相一样过好日子。”赵麦穗老思想,虽然也希望女儿有本事,但和男娃的要求标准不一样。
姜乐知道赵麦穗没啥意思,这年头大多数人都是这么个想法,可他还是不爱听这些,但也不能怼舅妈,只能找个别处蹲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