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张彪提的事, 姜乐和姜军庆两人都默契的没跟家里人说,也不是这事不能说,主要是怕家里人空欢喜一场。
姜奶奶采用了姜乐的建议, 每天把当天成熟的菜摘了, 放在大锅里蒸熟,在太阳下面暴晒,等晒干了水分, 就收起来放在比较干燥的地方, 一直保存到冬天再吃。
想要保存到冬天, 晾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晒干水分,但凡有一点没晒干的, 都会发霉, 进而影响放在一起的其他菜。
所以院子里晾晒的菜都是姜奶奶亲自把关的, 她点头说可以收了, 才会收起来。
孙玉兰没事来他家串门, 还跟赵美莲说呢:“这不就跟晒菌菇一样吗?菌菇倒是不用蒸熟, 直接晒就行。到冬天也有个菜吃。”
坎子村的村民虽然没有晒菜干的习惯, 那是因为平时种的菜也就是刚够吃而已, 但山上采的菌菇不一样,虽然这个都不够吃,但他们还是会晒干存下来, 这大概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习惯吧。
“是啊,冬天想吃个菜太难了,冰天雪地的, 也就白菜跟萝卜还能长。”赵美莲说着话,手下也没闲着,她在纳鞋底, 给姜德做的,眼看姜德的鞋子都快破洞了,再不换该让人笑话了。
这年头做的布鞋都是千层底,每一层都要用浆糊糊住,边缘会用长长窄窄的布料包边,这样的底要做好几层,每一层都弄得仔细。
等每一层做好之后,就要一起缝住,这可不是简简单单的缝,而是鞋底的每一个部分,都要用线过一遍。
这么厚的鞋底,普通的针都穿不过了,得用锥针先扎透,然后再用普通的纳鞋底的针穿过去,即便锥针扎透了,也不好穿。
一般做千层底,拇指上都会戴着一个顶针,粗粗的一个环,跟戒指一样,但是上面布满了一排排的小坑,这个当然不是装饰。
这些小坑可以轻易的顶住针,防止打滑,微微用力,就可以把帮助针扎过千层底,然后再用手指捏着针,把针抽出来,这样才算艰难的缝好了一针。
这么费力做出来的千层底布鞋,质量怎么可能不好,也就是这个年代大家干的都是体力活,费鞋,要是在现代,千层底布鞋想穿坏也是挺难的。
村里的女人平时坐在一起的时候,嘴上聊着天,手上却从来不闲着,比较累的活就是纳千层底,这考验的不只是手艺了,还有力气。
轻松一点的活,就是孙玉兰这样,把家里穿破的衣服补一补。
“哎,一年到头也就这时候不缺菜吃,山上的野菜吃都吃不完,有的人都懒得自己种菜了。”孙玉兰道:“我也是不想天天都吃那几样菜,给院子里也种了一些,刚够吃,不像你家的,不知道咋种的,好家伙,长得那么多。”
赵美莲没说种子好,只笑着道:“家里人没事就浇水施肥啥的,可不就长得多了。”
孙玉兰想想也是:“你家人勤快,不像我家那几个,我让他们浇菜地,你知道说啥?一个个都说,种的够吃就行了,种那么好干啥,吃不完也浪费,一个个歪理真多,我都不想管他们!”
赵美莲笑着道:“说的也对,够吃就成。”
孙玉兰以前也这么认为,可看姜家晒菜干,她也心热:“之前想着菜多了吃不完,是浪费了,可这不是能晒吗?晒干了留到冬天吃多好。”
赵美莲就说:“我家菜多,一会儿你走的时候摘一些,我们家这晒的,我怕冬天都吃不完。”
孙玉兰哪里愿意要:“你这弄得我就不好意思了,你家要是真吃不完,我也就要了,这不是能留到冬天吗?我就跟你抱怨一下家里那些懒鬼。”
赵美莲摇摇头:“你家男人跟娃要是懒了,村里就没勤快的了。”
孙玉兰被她说的开心,又说:“你说说山上那些野菜,能晒干留到冬天吃不?”
赵美莲觉得可以:“都是菜,有啥不行的。要是怕白忙活一场,你就晒一点试试。”
“你这么说我也觉得成!我回去跟我家那几个说说去!”孙玉兰也是个风风火火的性子,说着衣服都顾不得缝补了,抱着就回家了去。
赵美莲见状笑了笑,无奈的摇摇头,她家不用晒野菜干,家里这些菜都够忙活了。
华国人可能骨子里自带着囤积属性,看着晒得满满的菜干,心里都满足了。
赵美莲纳鞋底有些累了,又回家去菇房看看,正巧姜乐刚从菇房出来。
口蘑一天天的长大,眼看都比姜乐在现代见到的口蘑大了,姜乐一度觉得应该成熟了。
问过瓜瓜后,瓜瓜表示:【系统商城出品的口蘑是改良品种,更大更香都是正常的,还可以再长长哦。】
结果把姜乐说馋了,他就问:【那现在应该可以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