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第3/4页)
明明她一把年纪了,赵母年轻,才四十多岁的年纪,压根不用怕她,可听到赵奶奶的话,她却不自觉的抖了抖,也不敢胡思乱想了,手下的动作也快了。
赵奶奶是打不过她,可谁让对方有个好儿子,要是赵奶奶对她不满,就会颠倒黑白,叫赵有粮一起打她。
而赵有粮从来不听她解释,只听他娘的,打起人来也是下狠手,最严重的一次,是赵母跟赵奶奶顶了一次嘴,后面她被打的好几天没下来床。
这种恐惧已经渗入骨子里了,赵母压根不敢反抗。
她手脚麻利地做饭,赵奶奶虽然起的早,但是也不帮忙,就坐在椅子上跟个大爷似的,看着她做饭。
等饭做好了,赵奶奶就起身,去叫儿子和孙子吃饭。
面对儿子和孙子,她又变成了温柔慈祥的娘和奶奶,不厌其烦地叫他们起床。
赵有粮和赵红星起床,赵母把早饭已经端上桌子了,两人完全不觉得赵母一大早起来做饭辛苦了,理所当然的坐在桌边吃饭。
吃过饭,赵有粮出门上班了,赵母哼哧哼哧刷完碗,松了一口气,终于可以上班去了。
她在服装厂干活都比在家里轻松,服装厂不会把她当牛马使。
结果她还没来得及走,赵奶奶就拿出来一堆脏衣服,直接丢给她:“急啥急呢,这不还早呢,你去那么早干啥,把这些衣服都洗了再去!”
要是把这些衣服洗了再去,那她得跑着去上班,不然就得迟到了。赵家唯一一辆自行车,被赵有粮骑着上班去了,明明服装厂离家更远。
赵母张了张嘴,结果被赵奶奶瞪了一眼,她什么也不敢说了,乖乖洗衣服。
已经上班的赵有粮此时却不大好,他像往常一样,来到食品站。
他是看仓库的,有油水的活,当初他耍了个心眼,把原来看仓库的挤走了,这么好的工作才落到他身上,每次想起这事,赵有粮都要沾沾自喜一番。
虽然赵家的事闹的人尽皆知,尤其是李老大也在食品站工作,单位的人私底下不知道怎么说他呢,但赵有粮觉得无所谓,这群人再怎么说他,面上也得客客气气的。
他们私底下再怎么说,也不影响他工作,他怕啥?
所以,一般人闹得这么难看,可能都不好意思来上班了,赵有粮却跟没事人一样,照常上班。
结果今天来食品站,却感觉气氛不太对劲。
这个年代,大家都不知道摸鱼,也不会非得等上班时间才开始干活,他们一到食品站,就开始忙了。
结果今天不知道咋回事,赵有粮一到食品站,就发现门口聚了一群人,围在一起不知道在看什么。
赵有粮隐隐约约看到墙上贴了什么,可被人挡着,他也不太看得清。
难道是食品站出什么新政策了?赵有粮也急得想挤进去,结果没挤进去。
他又拉了一个人,问咋回事。
然而那人看了他一眼,问:“你是赵有粮?”
食品站人多,大家也不是互相都认识。
赵有粮点点头,结果就见这人脸色一变,像是看到什么脏东西一样,甩开他的手,直接呸了一声:“你个诈骗犯!”
赵有粮被吐了口水,脸色瞬间难看起来:“你啥意思!”
“我就是骂你,一家子畜生!”这人也是个刚的,丝毫不怕他。
赵有粮看他的样子,终于察觉出不对劲来,他猛的看向贴在墙上的东西,此时什么都顾不得了,硬是挤进人群里。
等他看到贴在墙上的一排排控诉他罪行的大字报,他眼睛一翻,差点气晕过去。
只见大字报上,写着:“诈骗犯赵有粮”“破坏人民群众团结”“损害食品站形象”。
“骗子赵有粮,还受害者公道!”
有的字,姜乐为了更显眼一些,还特地把字加粗,还用红笔描了边,看起来特别显眼。
平时这个地方,都是贴一些食品站的通知的,方便食品站工作的人第一时间知道某些事,所以大家都习惯早上起来先到这里看看。
要是有不识字的,就听别的识字的人给他们讲。
此时就有人在读大字报上的内容,这人也是个戏精,读起来特别有感情,激情昂扬的,听的人都不自觉的被影响,一起骂赵有粮。
有文化的,拽些词,说赵有粮这是“忘了本”,这大字报上可写了,赵家人骂人家农民是泥腿子,就应该被拉去批斗!
那些想不出词的,就干脆骂赵有粮“不要脸”“给咱们食品站丢人”,还有比这更难听的,问候赵有粮全家的。
赵有粮听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他发了疯一般,想要去撕扯墙上的大字报,结果周围人都眼疾手快地按住他,不准他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