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李母就算再着急, 也没有胡乱找一户人家,就把闺女给嫁出去。那不是把闺女从一个火坑推到另一个火坑里吗?

好巧不巧,她家老大, 在食品站认识一个叫赵有粮的人, 这人是管仓库的,跟李老大这个杀猪的比起来,轻松很多, 而且油水还不少。

毕竟这可是食品站的仓库啊。

有次李蓉去镇上找李老大, 恰好赵有粮看到了, 就向李老大打听李蓉,李老大自然不可能什么都说。

赵有粮见他警惕, 就笑呵呵道:“李兄弟, 不瞒你说, 我有个儿子, 跟你妹妹差不多大年纪。”

他话没说完, 李老大听懂了赵有粮的意思, 想到他娘前两天交代他, 让他看看食品站有没有觉得好的。

李老大觉得都不好, 一个个大老粗,说话震天响,他怕吓到他妹妹。

他认识的大多都跟猪打交道, 一个个壮的跟头牛似的,而且能在食品站上班,年纪都不小了, 大多数都结婚了。

有没结婚的,要么家里情况不好,有拖累, 要么就是人品有问题。李老大咋可能把这些人介绍给他妹妹?那可是他亲妹妹!

不过李母交代他这事的时候,把他妹看上姜军庆这事也说了,听他娘那意思,是绝对不愿意姜军庆的,最大的原因,就是觉得姜军庆残疾。

其实李老大倒是挺看得上姜军庆的,是条汉子,可要是让妹妹嫁给他,那李老大也是不愿意的,他妹咋能跟着姜军庆吃苦呢?

所以,李老大非常赞同他娘的话,这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合适的,他也急啊。

于是,听赵有粮这么一说,他心里一动,他娘想找个食品站的工人,他找不到,那工人家属也行啊。

不过,李老大没有表现出来,他不动声色地问:“是吗?那还挺巧,你儿子多大年纪了?”

赵有粮一看有门,笑着道:“二十了,这娃性子腼腆,一直耽误到现在。”

二十确实不小,但年纪也不算大,毕竟他妹也十九了,李老大不想他妹找个年纪小的,不会疼人。二十岁倒是合他心意。

李老大当时没跟赵有粮说啥,后面私下里打听了对方,得知赵家条件还真挺好,赵父在镇上食品站仓库上班,这个他知道,赵母还是服装厂女工。

赵家就只有一个儿子,就是赵红星。

这年头只生一个,多少有点奇怪,赵家对外的说法是,赵母生赵红星的时候,伤了身体,生不了了,所以就这么一个儿子。

目前来看,赵家确实家庭情况不错,家还住在镇上,比李家条件好一大截。

但李老大没急着跟家里人说,又亲自去赵家周围打听赵红星,他怕赵红星是独生子,有什么臭毛病,他妹嫁过去受苦。

打听了一圈,得知赵红星性格还不错,就是像赵有粮说的,有些腼腆,不怎么爱出门。

说赵红星是高中生,还在读书啥的。这李老大就搞不懂了,咋二十了还读书呢。

不过看来看去,赵红星确实条件不错,性格腼腆没啥,省的他妹嫁过去受气。

于是,李老大心里有了谱,回去就跟爹娘把这事说了。

至于其他几个弟弟,李老大连自己媳妇儿都没说,自然也没告诉弟弟们,省的这一个个的说漏了嘴。

李母听李老大说了赵红星的条件,越听越满意。

李父却有些担忧:“人家条件这么好,能看得上咱家蓉儿?”

这话李母就不爱听了:“蓉儿咋了?咱蓉儿怎么着也是村里最俊的姑娘,还看不上咱家蓉儿,他敢!”

李父自然也是向着闺女的,但他实话实说:“我不是说蓉儿不好,是咱家,条件比人赵家差的多。”

这年头,有个城市户口,眼睛都长在头顶,不止是因为人家住在镇上,而是因为,城市户口可以免费领商品粮,不像他们这些泥腿子,看天吃饭。

李父这么一说,李母也冷静下来,要是人家看不上她家,她总不能还硬贴上去。

李母想了想,让李老大去探探赵有粮的态度。

隔天李老大就带来了好消息,说赵有粮也为儿子婚事发愁,还说家里条件好不好都没啥,想让两个娃见一面,相看之后,双方都满意,就可以定下来了。

更让李母惊喜的是,人家赵红星他娘说了,要是以后李蓉嫁过去,生了娃,她就把工作给李蓉,她回去看娃。

这意味着李蓉不光能吃上商品粮,还能当上服装厂女工!

这年头,服装厂女工可是人人羡慕的铁饭碗啊,可吃香了。

人家赵家都这么有诚意了,他们家还能有啥不满意的,两家就商量好,找个时间让两个娃见一见。

这年头说是见面相看,其实就是远远的看一眼,也是怕没成了名声不好听,要是互相看上了,那当然是皆大欢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