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2/5页)
自然不会,即便表面恭敬,内心深处依旧难保会生出些许不满。
而这些许不满就像一颗小小的种子,天长日久,极有可能长成参天大树,到那时,一场悲剧便要在这宫廷之中上演。
这是人性,任何人都不可避免。
“若皇爷有其他儿子,这些东西你自然不必担心,劝说皇爷废了宁王,另选皇储就是,可姑娘别忘了,皇爷他,只有宁王一个儿子。”
荷回心头咯噔一声。
宁王是独子,那就意味着,大周将来的江山,必定是他的。
因为这个,皇帝也绝不会对他如何,若皇帝长命百岁还好,一旦他出了什么事,自己这个勾引未来公爹的人,便难有好下场。
“姑娘应该明白,皇爷是明君,即便他如今中意你,可感情这种东西,终究飘忽不定,唐明皇那样喜爱杨贵妃,可在马嵬坡上,为了安稳兵变的军士,依旧下令叫人勒死了她,为了江山稳固,等有朝一日,皇爷要在你和宁王之间做选择的时候,你猜,他会如何做?”
荷回想象着她说的场景,垂下眼睛,明明手心里有暖炉,脚下是不断冒着热气的炭盆,指尖仍旧开始不受控制地发凉。
她知道,淑妃说的是实话,即便皇帝再如何喜欢自己,可若有朝一日自己与宁王发生冲突,他终究不会选择她。
她会同杨贵妃一样,被当成弃子,毫不留情地丢掉。
这些日子,皇帝对她太好,将她捧在手心里,叫她沉醉其中,以至于她刻意忽略了许多可能发生的危险,总想着同他在一起便好。
如今淑妃这一番言语,好似当头棒喝,叫她一瞬间清醒了不少。
她这样的身份,同皇帝在一起,很大程度上,难有好下场。
可路已经走到这里,她别无选择。
要往哪里走,从来由不得她选,即便她想退缩,皇帝也不会允许。
“娘娘的话,民女都听见了,只是这些话,您应当诉说的对象并非是我。”荷回缓缓站起身,语气平静。
淑妃见自己废了这般口舌,对方仍旧不为所动,不免有些意外。
她倒是小瞧了这个小姑娘,她如今心性竟这般厉害,全然没了刚进宫来时的那股唯唯诺诺、小心谨慎的劲儿,被人揭穿这般大的事,都能面不改色,叫人刮目相看。
“皇爷正在兴头上,我如今同他说这些,自然是吃力不讨好,所以,只能来找你。”淑妃也不欺瞒,实话实说。
荷回道:“娘娘怕是要失望,此事,民女做不得主。”
“不,这个主你必须要做,因为你别无选择。”淑妃站起身,走到荷回跟前。
“为什么?”
“因为你心悦皇爷。”
若不是心里有皇帝,在方才听她提起他时,她眉宇间不会闪现出那种神情,那种可能被抛弃的委屈,不是一个无情之人应当有的。
“因为你心悦他,所以不舍得叫他为难。”
荷回想要逃离的脚步顿住,站在那里。
淑妃往炭盆边走近两步,伸出手去烤火,待到指尖彻底变暖才缓缓开口,声音疏冷:
“你应当听说过,十几年前先帝带着皇爷造反的事,这些年来,皇爷的江山瞧着坐得稳当,其实四处暗藏杀机,那些躲在暗处、效忠前朝的反贼们,时刻在等着将皇爷推下马,而一旦你与皇爷的事被他们知晓,便是绝佳的借口。”
“一个抢夺未来儿媳的皇帝,在民间会是何种名声,你应该能想象得到,到时墙倒众人推,究竟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
“沈姑娘”淑妃终于转过身来,望着荷回道:“即便如此,你依然要同皇爷继续下去?”
荷回站在那里,久久没有反应。
淑妃说的这些,她并不知晓。
她知道皇帝与先皇的皇位是抢来的,却并不知晓,如今在大周朝的暗处,还有那么多反贼。
她忽然想起不久前,众人到北边狩猎,在猎场里,那想害她的两个贼人说的话。
他们说,他们的人要刺杀皇帝。
那日之后,她好似是听到皇帝隐约提到一句反贼的事,只是那时她刚同皇帝发生关系,满心惶恐,怕被人发现,又太过劳累,所以并没当一回事。
如今想来,皇帝当时差点遇刺,是真的。
见荷回愣愣站在那里 ,神色恍惚,淑妃便知自己的话她听见去了,拉过她的手,将那根簪子放入她手心。
“我知道,你是个心怀天下的好孩子,即便不为了皇爷,为了天下百姓着想,有些事情你也该下个决断,天下人才过好日子没几年,别再叫他们陷入动乱之中,你来自民间,父母兄妹都看着你,应当比我更明白这个道理。”
“该如何做,姑娘自己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