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第2/6页)
幸亏冬日里衣裳厚,若是夏日里,他们闹这一遭,不被人发现才怪,说不定连她坐的椅子都......
想到这里,荷回略有些难堪地捂住整张脸。
她这具身子,才这样短的时间,便被他调|教成了这般。
虽然净房里燃着炭火,但裸着身子站久了,依旧
能感受到阵阵凉意漫上来。
荷回松开手,转头去拿搁在架子上的长巾,打算擦拭身子,然而一低头,便不自觉‘啊’一声。
守在外头的姚朱听见声响,还以为是她摔倒了,连忙要推开净屋的房门进来,“姑娘,你没事吧?”
“别进来!”
姚朱的手微微一顿,“姑娘?”
半晌,才终于听见里头传来一句,“......我没事,姐姐,你替我再提一桶热水来。”
姚朱答应了一声,去了。
而净屋里的荷回胸口正微微起伏,再次低下头去。
映入眼帘的手印和齿痕叫她暗自吸了口气。
冤家。
属狼的吗?牙这样利。
她小心将东西擦了,随即一把将长巾扔到架子上,抬腿进入浴桶之中。
沐浴过后,荷回到榻上歇下,姚朱过来询问还要不要服安神汤,荷回原本想点头,但想到皇帝的嘱咐,便说不用。
说来也怪,没有了安神汤,她身体里的那份燥意反倒散去不少,不再如前几日那般,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不过半炷香的功夫,便沉沉进入梦乡。
太后寿诞之后,安王原本要回封地,然而由于快要过年,太后不舍得放安王回去,皇帝向来孝敬太后,便破例叫安王在京中多呆些时日,等到来年上元节之后再回去。
安王上表,不胜感激,朝堂上下,一片赞誉,说皇室这般和睦,是黎明百姓之福。
临近年关,宫中之人都分外忙碌,腊月二十四祭灶过后,宫眷们便都换上葫芦景补子,尚膳监和各宫小厨房开始蒸各式点心分发各宫,荷回今年收到的点心显然比去年要精致许多,来送点心的长随更是与去年的敷衍不同,满口吉祥话。
荷回月钱不多,但皇帝却私下赏赐了她许多金银珠宝,都是借着太后的名义登记在册的,叫她留着自己玩儿,或是赏人都成。
可荷回却不敢动那些名贵的东西,只能随意抓一把八宝联春金稞子给那长随,多谢他跑这一趟。
长随微微愣了一下,似乎是没想到她有这么多好东西,须臾,便喜上眉梢,千恩万谢地去了。
过年了,众人都忙了起来,反倒是荷回,除了每日陪伴太后,无事可做,不过她因为同皇帝的事儿,原本也不大爱出去,如今正好窝在储秀宫养神。
三月之期就快要到了,皇帝这些时日,却不再提起此事,甚至连见她的次数也少了起来。
荷回望着瓷瓶中那支绽放的红梅,呆呆地出神。
姚朱打帘子进来,抖落肩头的雪花,“姑娘,您要的东西奴婢拿来了。”
荷回闻言回神。
天冷了,她又无事可做,便打算给自己纳双鞋,也好打发时光。
她从簸箩里拿出剪刀,打算先剪个鞋样出来,然而一旁的姚朱瞧着瞧着,便发现了不对劲。
“......姑娘,是不是有些大了?”
那鞋样,明显是属于男人的。
荷回动作一顿,却又很快低下头去。
“姑娘想给皇爷做双鞋子?”
“别浑说。”荷回当即否认,“皇爷的衣裳和靴子都由尚衣监负责,哪里会穿别人的东西,我是给我爹做的,久未在他面前尽孝,给他做双靴子,也能聊表心意。”
姚朱点头,没有再问。
这日,荷回听见外头隐隐传来鞭炮声响,好奇问了一句,姚朱便道:“那是乾清宫门前在放烟火呢,要到正月十七才消停,只可惜只有前朝的那些大臣能有幸一观,咱们是看不到的,只能听个响儿罢了。”
荷回点头,低下头去,没有再吭声,似乎并不感兴趣的模样。
然而不过一日的功夫,皇帝身边的小火者便来了储秀宫,将一套宦官的衣裳给了她,“姑娘随奴婢来。”
青天白日的,皇帝竟这样大胆,这般明打明敲地传唤她过去。
荷回本以为自己会拒绝,然而不知怎么,口中却下意识吐出一个好字。
“姑娘快些,奴婢等着。”
荷回换衣裳的时候,手都是抖的。
这算什么,在大家眼皮子底下,上赶着同皇帝偷|情?
这是要遭天雷劈的。
然而,她想见他。
明明她身体里的燥火已经下去,她也不再做那样的梦,可还是忍不住想见他。
或许,她那些身体的反应不是因为上火,只是因为她想他而已。
当踏进乾清宫门槛儿的那一刻,荷回便清楚听见里头皇帝的声音,他似乎在同朝臣商量国事,声音不急不缓,单单听着,便带着一股属于上位者的威严,叫人下意识信任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