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第2/3页)
宫人们应声喝彩,“沈姑娘真厉害。”
皇帝和李元净过来时,瞧见的,便是这样一幅场景。
小姑娘穿一身杏黄色袄子,下着大红织金花鸟马面裙,像一朵盛开的芙蓉,耀眼夺目,正踮着脚,拿竹竿打枣子。
枣子落了满地,有几颗‘骨碌碌’滚落两人脚下。
众人瞧见两人,慌忙跪下请安,荷回听见动静,这才瞧见不远处进来的两张相似面孔,正一前一后,静静望着自己。
想到这对父子如今同自己的关系,心头一跳,手中竹竿掉落,瞧着着就要砸着脚,却见下一刻,竹竿被一只大手稳稳接住,握在手中。
皇帝垂眼望着她,道:“小心些。”
荷回心中有些感激,然而想到李元净和太后如今都还在这里看着,那丝感激便瞬间被一种隐秘的慌乱取代。
她连忙跪下:“给陛下、宁王请安。”
皇帝沉默片刻,叫她起身,随即不看她,抬脚朝殿内走去。
“怎么总是这么毛毛躁躁的。”李元净过来,语气略有些责备,“还好爹爹眼疾手快,否则砸着了可怎么得了?”
荷回也有些后怕,老实道:“是妾的错,多谢小爷关心。”
李元净别过脸去,略有些不自在地道:“......谁关心你了 ,我是关心爹爹,他万金之躯,被你砸到可怎么办?”
话音刚落,便低声痛呼一声,却是一颗枣子从树上落在,砸到了他的脑袋。
荷回忍不住,‘噗嗤’一声笑出来,被李元净狠狠一瞪,“不许笑。”又赶忙忍住。
李元净在她面前丢了大脸,却又觉得她笑起来的样子有些好看,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也是这两眼,给了荷回契机。
她将李元净拉到旁边无人廊庑里,从袖中拿出那方早绣好的汗巾子来。
这可不得了,李元净脸色通红,身子后仰,“做什么?”
他憋了半晌,道:“就算你送我这个,我还是会告诉你,宫里不能烧纸钱,祭奠你奶奶的事,你就别想了。”
荷回默了默,半晌,摇头道:“小爷想多了,只是方才那枣子不定砸没砸出血来,妾便想着,叫您拿这个擦擦,并没别的意思。”
一听可能砸出血,李元净瞬间觉得不得了,抓过她手中的汗巾子就往脑袋上印。
等拿下来,发现上头什么都没有,松了一口气,转头就要将汗巾子还回去,被荷回婉拒:“已经沾过您的身了,妾可用不得。”
李元净神色发愣,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可又说不上来。
荷回笑道:“不过一条普通的汗巾子,您就留着吧。”
说罢,便转身出了廊庑,留李元净站在原地久久未曾回过神来。
等他和荷回两人都进了屋子,坐在里头听太后和皇帝说话,李元净还在紧紧盯着荷回不放。
这个女人,对自己也太明目张胆了些,看来她是当真喜欢自己喜欢得紧。
他想还回去,又怕同从前那般伤了她的颜面,一时进退两难。
太后见李元净一直盯着荷回瞧,暗自弯起唇角,对身旁的皇帝道:“成,就按你说的,去东岳庙打醮,这时候庙里正冷清,叫他们预备着,你们去逛逛。”
见皇帝目光正同自己方才一般落在荷回和李元净身上,太后不免失笑。
看来不光是她操心这两个孩子,皇帝也时刻留着意呢。
“皇帝?”太后开口唤他。
皇帝回过神来,神色如常,“母后说什么?”
“在说你方才提的打醮的事儿,我同意了,你们只管去逛就是了。”
皇帝问:“母后不去?”
太后笑道:“我喜欢清净,庙里烟雾缭绕的熏得人难受,就不去凑热闹了,你带上几个嫔妃,再把这两个猴崽子带上,也就是了。”
“给他们算算姻缘八字,叫仙人瞧瞧,究竟是怎么回事儿,上回明明卦象上说沈丫头命里注定是我们李家的媳妇儿,怎么闹了那么一出,到如今还叫咱们操心。”
这话是对着李元净和荷回说的,两人听出话中意思,连忙站起来,垂着脑袋,一副停训的模样。
李元净是当真觉得自己上回做错了心中有愧,而荷回,却只是单纯不敢抬头。
她怕瞧见皇帝如今望向她的眼睛。
而皇帝瞧她这番模样,眸色沉静,半晌,终于收回目光,对着太后点头:“是。”
-
东岳庙在京城九庙之中,香火最是鼎盛,原因就在于,虽然它是皇家庙宇,但平日里却对百姓开放,每月初一,东岳庙都有盛大的庙会,彼时,半个京城的人都会齐聚此处,争先恐后地给东岳大帝烧香,逛庙会。
不过此时东岳庙却被锦衣卫团团围住,里头分外冷清,虽有围墙遮挡,但在外围,还是用黄布将庙整个围起来,旁边站满锦衣卫,闲杂人等不许一个人放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