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竹青彻底呆住,她呆滞地看向竹归,相识二十年,她却好像是第一次认识竹归一样。

竹归低着头,她不断地抚平被褥上的褶皱,但这冷宫太久失修,被褥也早僵硬,上面的皱褶仿佛与生俱来,任由她如何抚,都抚不平。

年后一月,有时甚至还会落下霜雪,今晚更是冷得不行。

寒风呼啸地吹,吹落碎碎梅花,也有冷风透过年久失修的窗户刮入殿内,卷走三人齐聚在一起的最后一丝暖意。

竹青狠狠地打了冷颤。

竹归许久没有说话,宋妃猛地爆发,她上前砰得一下推开竹归,她发疯了一样质问竹归:“我问你话,你为什么不回答!”

竹归跌坐在地,她抬起头,望向宋氏,宋氏脸上掉着泪,狼狈至极,一点也不似往日沉默寡言的模样。

但这一幕好眼熟,十五年前,宋氏也是这样哭着来求她。

竹归没做挣扎,她也没起身,她只是平静地说:“奴婢是人,是人就会想要活着。”

明知前面是死路一条,她难道真的要随着宋氏去死?仅仅是为了忠仆二字?

但她对不起宋氏什么呢?

竹归转头,她好久没看外间的风景了,但冷宫着实没什么景色可言,满眼都是萧瑟,但竹归还是仰头看着,透过窗户,透过那层高墙,努力地往墙头外看去。

宋氏的情绪几乎要把她淹没,她上前推搡着竹归,质问她:“你说话啊!我到底何处对不起你!我对你这么好!你居然要背叛我!”

是的,是背叛。

竹归不可能是胥砚恒的人,她只可能是背叛!

但宋氏想不明白,她一出人头地,就将竹归调到自己身边,将她救出当初窘迫的泥潭,这么多年来,她对竹归百般信任,她膝下有皇子,又是三品主位娘娘,竹归待在她身边,甚至比一般的妃嫔过得还好!

宋氏怀疑过很多人,对竹归也不是没有过怀疑,但这怀疑仅仅存在一瞬间,她从未想过竹归会背叛她!

竹归闭了闭眼,好久好久,她终于出声:“对奴婢好?”

往日沉默的人突然爆发,她睁眼质问宋氏:“娘娘口中的对奴婢好,是指什么?”

指让她替宋氏处理那些见不得光的事?信任她,就是对她好?

竹归自嘲地扯唇,她眼中有泪光沁出,又眨眼间消失,她说:“皇上登基前,奴婢在宫中待了十一年,手中从未沾过一条人命。”

她没那么大野心。

她只想安安静静地在宫中度过几年,然后清清白白地出宫。

没人知道她第一次对后妃下手时的惊慌,也没人知道她夜间惊醒时的失神,她眼睁睁地看着自己逐渐变成另外一个人,逐渐变得面目可憎。

宋氏的质问声突然消失,她怔怔地看向竹归。

十几年的宫廷生涯,让她近乎忘了竹归从一开始就是个心软的人,所以,她当初才会去求竹归,明明二人交情不是那么深,但她觉得竹归会冒险帮她。

为什么?

因为她看得出当时竹归对她的于心不忍。

竹归的声音还在继续:“娘娘是觉得,当初您将奴婢拉出尚衣局的泥潭,所以,奴婢该感恩戴德,是吗?”

可在宋氏找上她的时候,她明明说过,她最想要的是出宫。

她想她爹,想她娘,也想她的哥哥。

她想要一家团聚。

可当时宋氏怎么说的呢?宋氏一脸为难,说她没办法。

然后她说,她虽身处高位,但孤立无援,总觉得这深宫好像能吞人,她害怕。

宋氏让她留下帮帮她。

她说,她不会再让她受人欺辱的。

竹归太清醒,以至于她立刻明白,她走不了了。

明明她当时已经竭尽全力,已经拿出所有体己钱打点好了宫人,只差临门一脚,她就能踏出这个宫门。

但宋氏的到来,让她所做的一切都成了无用功。

既然是要报恩,为何不是给她想要的?而是彻底困住了她?

宋氏不是要报恩,她只是想要一个能信任的人。

竹归擦了擦眼泪,她自嘲地说:“娘娘总是安慰奴婢,说奴婢没有家人了,您便是奴婢的家人。”

这是宋氏知道她兄长成亲后不再来探望她时,说的安慰之词。

“但娘娘可知道,是奴婢叫兄长不要再来了的。”

她注定出不了这堵高墙,她替宋氏处理的脏事越多,宋氏就越不可能放她离开,而如果她一心想离开,宋氏势必会怀疑她。

所以,她让兄长不要再来,彻底断了她出宫的心思,只有这样,宋氏才能彻底对她放心。

而一旦宋氏做的事情暴露,必然祸连身边人,她不能叫兄长受她拖累。

她这辈子注定不可能和家人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