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季寡妇的想法
季寡妇看不懂的信放到一边,又看了信纸里的几张票据,是两张半斤的肉票,两张半斤的糖票,还有两张一斤的粮票、半斤一张的油票。乡下只有年底杀猪的时候才能吃到肉,平时要吃到肉就只能是杀家里的老母鸡了,因为乡下老百姓搞不到肉票。而大儿媳给她寄肉票,无疑在农忙的季节家里可以买肉给老二两口子、老三两口子补一补身体了。
虽然季寡妇花在小孙子的心思最多,但对二房和三房也是关心的,再加上现在一家子和谐,她就只会关心他们。
季寡妇把票藏好,开始拆包裹。她倒不是在意包裹,只要大儿媳妇给她写信,告诉她孙子的事情,她就很满足了。
包裹虽然不大,但里面的东西也不少。季寡妇一件一件的拿出来,眼眶渐渐的湿润了。坦白说,她活到这个年纪了,一只脚都要踏进坟堆里了,但收到的东西都没有大儿媳妇给寄的多的。
只见这包裹里有两块劳动布,两件白色的棉布背心,还有四条白色的内裤。季寡妇不用猜也知道这内裤是给她的。她因为瘫痪,虽然每天身边会有一个孙子孙女照顾她,以防她要喝水或者上茅厕,但在上茅厕的时候,总有等不及儿媳妇从地里赶来,以至于她失禁的时候,也因此,她特别费内裤。
季寡妇暖心大儿媳的贴心。
此外,还有一包水果糖,大概有一斤。
“奶奶,你在看什么啊?”在季寡妇感慨的时候,今年11岁的大孙女季阳光背着背篓回来了,季阳光作为大姐,虽然才11岁,但性格文静之中比较内敛,一双眼睛透着聪慧,看着是随了季老二媳妇。
今天季阳光值班照顾奶奶,值班的孩子因为闲着,都会去山上挖野菜、挖笋、捡柴。不过每次去山上的时候,都是一个多小时就回来一次,以防奶奶在家里出事或者需要他们帮忙。
季阳光是八岁上一年级的,所以现在是三年级了,等到今年9月份就要上四年级了。
“在看你二姑的信。”季寡妇一边道,一边对着大孙女招手,“阳光你过来看看,这信里有很多字奶奶都不认识,奇怪的图。”
季寡妇让季老二两口子和季老三两口子叫宁馨姐,所以家里的孙子孙女就跟着叫姑。因为她前头还有一个长女,比宁馨和季爱华大,于是宁馨就成了二姑。
一听是二姑的信,季阳光赶忙过去,家里为数不多的期盼,就是等二姑的来信了。
“奶奶,我来了,二姑的信呢?”
季寡妇把信给她,又给了她一块水果糖:“阳光,先吃块糖,这是你二姑寄来的。”季寡妇不仅给孙女递了一块水果糖,自己也剥开吃了一块。她也是很久没吃到糖了,这一吃,只觉得满口都是甜滋滋的。
“哎。”季阳光接了奶奶给的糖,她看奶奶吃了,她也带着灿烂的笑容剥开吃了。但她没有整块都吃了,而是咬下了其中的一个角落,剩下的打算给大哥季春和弟弟季秋一起吃。
季寡妇见状,也没有说,她到时候自然会给两个孙子,但孙女对兄弟好,她也不会阻止。季寡妇也是重男轻女的,可在这种小事情上,她还是端的很平的。她的重男轻女体现在大事上,比如家里的家产,会给孙女会准备嫁妆,但家产肯定要留给孙子。这也是很多老百姓的传统思想。
季阳光虽然应声了,但剩下的还是没吃,就算哥哥和弟弟有了,她也要藏着,等明天也可以再吃。
季寡妇看着孙女,心里有些酸涩,她也是从小姑娘过来的,那个时候也是什么都舍不得吃,现在还有糖吃,而她那个时候,连糖都没得吃。不过日子肯定是越来越好的,而她现在也想开了。用现代的话来说,那就是她不会内耗了。
季寡妇又拿出一块糖给大孙女:“阳光,奶奶再给你一块,可藏好了不要告诉别人啊。”
“谢谢奶奶。”季阳光有些受宠若惊。
看着她满足的笑容,季寡妇的心里好受了些。“你快看看,你二姑寄来的信里写了什么?还有这些奇怪的图是什么意思啊?”
“嗯。”季阳光开始看信。三年级的学生认识的字看信倒是够够的,随即,季阳光忍不住笑出声,“奶奶,这是二姑写的,而这张是冬冬写的,这也不是奇怪的图,这是拼音字母,冬冬有很多字不会写,就用拼音来写了。”
“什么,这是冬冬写的?”季寡妇赶忙又拿过那张被她定义为奇怪图的信纸,看着上面的字,现在满眼都是喜欢了。“啊哟,冬冬竟然会写信了,还会写这么多字了……阳关,你先念念冬冬写了什么?”
“哎。”季阳光把宁馨写的信放下,开始念冬冬写的信,“奶奶您好啊,我是冬冬,我现在长大了,每天饭也吃的饱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