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听说这里可以抓大熊猫?!(第3/4页)
“所以你为什么不吃?”李德裕苦着脸问赵猫猫。
“哎,多读点书还是有用的。”赵猫猫将手里的李子揣起来,笑着说,“你们都没看过那个故事吗?路边的李子还能硕果累累,就是因为不好吃呀!”
有上当的玩家悲愤道,“可这是山里的李子!”
“都一样,野生的。”
……
她们走得有点远,回到维州城附近时,天已经黑了,去维州送信的玩家已经回来,还带回来了维州守将的使者和信件。
“城里是什么情况?”赵猫猫问。
这两个玩家并不是官方玩家,但是敢毛遂自荐,自然是有两把刷子的,弄到了不少情报。
城里驻扎着一个千户部落。
部落的意思是,除了一千人的军队之外,城里还有戍卒、辅兵和迁移过来的吐蕃民众、各部奴隶以及身陷敌境的汉人、诸羌。这些汉人和羌人大部分都沦为奴隶,但也有一小部分主动为吐蕃人做事,混得还不错。
王锷的关系主要也是这些人。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情报,城中的守将病重,如今主事的人是他的儿子悉怛谋。
听到这个名字,赵猫猫不由看了一眼李德裕。
“怎么了?”李德裕立刻问。
赵猫猫没有说话,将手里的书信递了过去。
李德裕伸手接过,看完之后不由微微皱起眉头。
他那封信措辞很不客气,但对方非但没有生气,态度还很客气,说是不知道王锷是逃过去的,所以接纳了他。但吐蕃人非常重视承诺,既然答应了王锷要庇护他,总不能出尔反尔。
再者,吐蕃和大唐如今是结盟友好的关系,而在盟誓条款之中,只说了不能买卖两国人口,没说不能接纳主动投奔的人口。
不过话又说回来,雁来也是吐蕃人牢不可破的盟友,何况她的信还是以大唐朝廷的名义发出的,悉怛谋也不愿意拒绝她,伤了彼此的情分,所以请求她派遣使者进入维州城,商量该如何和平地解决这件事。
李德裕也不由得看了赵猫猫一眼。
本来王锷是想去南诏的,但是考虑到南诏是盟友,可能会直接把人还回来,他们才想办法逼迫他去了吐蕃,没想到……
赵猫猫叹气,“这个悉怛谋,有点太懂事了。”
虽然他一个字都没提交还王锷的事,但字里行间就是那个意思:只要条件到位,什么都可以谈。
李德裕被她的说法逗笑,“往好处想,万一谈崩了呢?”
“无所谓,就算谈成了,也不是就完全没有机会了。”赵猫猫说着,抬起头来,若有所思地打量着李德裕。
李德裕被她看着,忍不住开始自省,之前在林子里采山货的时候是有些没注意形象,莫非回来之后,还有哪里没整理好?
他有点想照镜子。
正想着,就听赵猫猫叫他,“李主事。”
李德裕下意识地一凛。
之前天兵可都是叫他小李的——李德裕还为此抗议过,因为他的年纪看起来要比天兵大一点,而她们彼此之间的称呼可都是老X的,但天兵用一句话说服了他:“叫你老李,那你阿爷叫什么?”
现在突然称呼得这么正式,总觉得没什么好事。
尽管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赵猫猫接下来的话,仍然出乎了李德裕的预料,“不知你愿不愿意做摄政王的使者,代她前往维州,与悉怛谋商议此事?”
“我?”李德裕很惊讶,视线落在赵猫猫身上,虽然没有开口,但眼睛里的意思很明显:不应该是你去代表她吗?
“没错,就是你。”赵猫猫道,“我只会打仗,可不会谈判。再说,大唐的外交辞令,我们也不懂,你就是最合适的选择。”
李德裕本就是个果决的人,他跟着天兵跋山涉水来到这里,固然是想看看天兵的作战方式,但也不是完全没有私心。只有获得足够的功勋,他才能够在接下来的朝堂里占据一席之地,不被先一步靠近天兵的人甩开。
眼下,现成的功劳摆在面前,他又如何能拒绝?
虽然觉得这个决定有些突兀,但李德裕也想不到天兵会害他的理由。而且维州虽是敌境,但以两国如今的关系和雁来的威慑力,就算真谈崩了,维州城的人也不会对他这个使者动手。
略一思量,他便十分干脆朝长安的方向一拱手,郑重道,“必不负殿下所托!”
……
第二天,以李德裕为首的使者小队就进入了维州城。
递交那份写着他的名字,又加盖了玺印和中书门下两枚大印的文书时,李德裕的心情还有些复杂。
所以天兵是可以随时向长安那边请示并立刻拿到批复的是吧?但昨天她们让他以雁来的名义写信的时候,可根本没提这一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