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我等未忍忘大唐,大唐犹念我等乎?”(第3/4页)

倪浩香见状,没有再问“你不想去沙州吗”之类的问题,而是转移话题道,“这事倒也不急,那些商队估计要等马球大赛结束之后,才会过去吧。”

元和五年的马球大赛已经进入了决赛阶段。

是的,尽管雁来回这边主持工作的时间不算多,甚至大部分玩家也不怎么回来了,但龟兹城的马球大赛却没有取消,而是每年都在举办。

只不过参赛的选手从玩家变成了原住民——大部分都是来自吐蕃、回鹘和葛逻禄的俘虏。

毕竟西域本土的年轻人,数量实在不多。

倒是这些俘虏,全都是军队出身,别的不说,身体素质是没得说的。

如今虽然成了俘虏,但真要算起来,待遇反而比从前当兵的时候更好——穿的衣服和住的地方都是统一安排,再不用到处奔波、风餐露宿,虽然要干活,但是不仅能吃饱,还能定期吃上肉。

唯一的缺点是没有自由,也拿不到工钱。

但以前当兵的时候也没有自由,粮饷大部分时候都发不下来,还得饿着肚子干活。

所以除了一开始有些人想不通要逃跑之外,大部分人很快就适应并喜欢上了现在的日子。

听说要让俘虏成立马球队参与比赛,如果能在比赛中取得成绩,就能获得各种优异的待遇,所有人都踊跃报名,并在闲暇时间主动练习。

所以现在的马球大赛,对抗性上虽然不如玩家参与的时候,但是在精彩程度上,反而胜过了。

毕竟玩家可以仗着身体素质,上去就是莽,但是普通人打马球,更多的还是要讲究技术,经常能打出让人拍案叫绝的进球。

有了去年的经验之后,今年不仅比赛规模更大,还修建了正式的比赛场地,各方面的配套也都更加完善成熟,甚至有从回鹘和葛逻禄赶来参赛的队伍,以及过来观看比赛的观众。

如此,比赛期间的氛围自然也变得更加热烈。

今年进入决赛的两支队伍,一支来自龟兹城,成员虽然全都是吐蕃人,但俨然已经成为了龟兹之光——要是在两年前,告诉龟兹城的百姓,他们有一天会如此真情实感地支持几个吐蕃人,估计会被骂神经病。

至于另一支队伍……

王廷凑身着红色马球服,骑在马上,一手拽着缰绳,另一只手却是高高举起球棍,大声道,“我问过主办方的天兵了,雁帅今年也会来给夺下冠军队伍颁奖!成德的儿郎们,可有信心拿下这一战?”

“有!”队员们齐声应答,声音震天,引得不远处的黄队都转头看了过来。

没错,这支队伍是王廷凑从成德拉过来的。

当初决定到西域来看一看的时候,王廷凑其实并不知道自己会看到什么,他只是觉得,作为天兵的发源地,西域总该是不一样的。

事实也确实如此。

从进入西域的第一天,王廷凑就始终处在一种无以言表的震撼之中。

不管是那看不到尽头的铁轨,用马匹拉着的巨大车厢,还是与沙漠交相辉映的绿洲,绿洲上那一望无垠、种满了作物的田地,在田地上有序耕作的庞大队伍,又或是城外造型古怪的工厂,以及这些工厂生产出来的商品……

一切的一切,都是他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但是最让王廷凑感触深刻的,却是这里生活着的人,身上那种松弛的状态。

在成德,即便是真定府,走到街上去,目之所及的大部分人脸上也都是风霜与苦色,仿佛饱尝这世间所有的苦难,那是几十年的战乱在人们身上留下的痕迹。

就算是洛阳和长安,繁华热闹之下,依旧有无数人在挣扎求生。

战争和苦难在西域留下影响其实也没有完全消失,但是所有人脸上的表情都是明亮的、谁都能看得出他们已经走出了旧日的阴霾。

王廷凑当机立断,从河北拉了不少人过来。

成德的军队已经被解散,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回老家去种地,所以愿意来投奔他的人着实不少。

安西老兵之中有不少就是河北人,其中一些回乡之后就留下了,但更多的选择回到西域生活。在他们的帮助下,这些河北人很快就安顿了下来,融入了这里。

但王廷凑并没有止步于此。

他想将西域的商品卖到河北去,甚至想在河北也开几个工厂,生产这些东西。

但是,那仍旧不是他的出路。

直到他得知了马球大赛。

按照天兵的说法,这样的比赛之后会推广到大唐各处,然后再举办全国性的赛事。项目也不会只局限于一个马球,会逐渐增加,变得更丰富——但这些都还在计划之中,因为目前玩家腾不出手来弄这些。

王廷凑立刻意识到,这就是自己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