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似乎直到此刻,她们才真正道别了。

元和五年六月初二,历经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之后,护送镇国大长公主和卫国大长公主灵柩归葬的队伍,终于抵达了长安城外。

就在之前几天,《传奇》杂志的最新一期刚在两京发售。

到现在为止,仍然只有玩家掌握了印刷的核心工艺,所以大唐的书肆里,卖的不是儒家经典,就是道经、佛经,以及诗集、文集之类,而且都是抄本,成本高、价格贵不说,还都是看腻了的。

有当今名士的诗文集上架,都会引起哄抢,更不用说如今已经名声在外的《传奇》了。

而且买到手才发现,这一期居然还跟之前不一样,上面印了十分精美的画像。

多稀罕啊。

大唐连正经的画,也大都是画在墙壁上的,一方面是因为这时候的造纸业还不够发达,纸既不够好又不够大,绢帛又太贵,另一方面则是受到了佛教的影响。

佛教从西域传入中原的同时,也带来了洞窟壁画的风潮,所以很多知名画家都绘制过佛经故事。

顺便说一句,印刷业最初兴起,就是为了印刷菩萨佛祖的肖像,所以才会是雕版的形式。不过按照原本的历史,这事也还要再等三四十年才会出现。

所以现在,玩家将画像直接印在书上,而且还是彩印,给大唐人带来的冲击可想而知。

杂志热度暴涨,就算不买书,不识字的人,也都忍不住去看一看热闹。

也有人另辟蹊径,去书肆里询问能不能单买两张画,不要书。

玩家一听,嚯,这不就是海报嘛,卖,都可以卖!

这期杂志印了几万册,开印的时候白行简还有些担忧,觉得太多了,毕竟之前的杂志能卖个几千本,就已经是销量惊人。但是玩家拍着胸脯保证,卖不出去她们包圆,他也就不说什么了。

没想到几天的功夫就卖得差不多了,玩家想买还得加印。

不过也得等热度过去,这会儿印刷厂里还在印海报呢——开始卖海报之后,杂志的销量增长就变慢了,也不急着加印。

后来才知道,很多人买海报回家,是为了挂起来辟邪。

虽然都知道印的是咸安公主,但是画像跟雁来也有七分相似,对于很多亲眼见过雁来的长安百姓来说,这画像不仅看着亲切,还很能给人安全感。

很多人在家里供奉什么菩萨神仙的,就是为了祈福保平安,身为天兵之主的雁来,不比虚无缥缈的神佛更灵?

什么,你说这不是雁帅?这是她娘,还管不了她了?

雁来得知此事,有些哭笑不得。

但转念想想,也行,供奉她妈总比供奉她好。

咸安公主已经去世了,享受些香火无妨,她就算了。

而且这种民间自发的崇拜,没准以后真的会将咸安公主神化,让她也成为有编制的神仙,声名永传后世。

能通过百姓严选,或许比被记录在史书上更令人高兴。

不管怎么说,这股因为画像而掀起的热度,让咸安公主的故事真正走进了千家万户,而不再只是茶楼酒肆之间的传闻。

所以当咸安公主的灵柩抵达长安时,甚至都不需要玩家组织,听到消息的百姓就自发地出城迎接。

雁来上次来到长安,也有百姓出城迎接,但感觉完全不一样。

她骑在马上,看着远处人头攒动的景象,不由得想,这样的仪式,应该比当初她所承诺的更盛大,也更配得上咸安公主二十年的付出吧?

与这样的热情相比,城门处皇帝派遣来的宗室和文武官员,都显得像是添头了。

让雁来有些惊讶的是,李纯这回居然将三个年长的儿子都打发了过来,看来应该是放弃了用立储来做文章。

队伍进了城,百姓们一直将她们送到暂停灵柩的寺庙外,才缓缓散去。

灵柩安顿好之后,随行的人便陆续过来上香。

李宁将三炷香插在神主前,转过身,见雁来正站在一旁,忙低头叫道,“表姑。”

雁来打量了一下他,说,“你瘦了。”

李宁微微一笑。

雁来又说,“看来你不打算来找我?”

李宁并不惊讶她知道自己的处境,只是笑道,“怎好给表姑添麻烦?我自己能应付。”

“好吧。”雁来叹了一口气。

李宁不由望了她一眼,说,“表姑是做大事的人,无需为这样的小事分神。”

“小事都做不好,怎么能做大事?”雁来反问。

李宁又笑了起来,雁来忽然意识到,他现在的情绪似乎比以前好了很多,也爱笑了。

她只好说,“如果觉得勉强的话,随时来找我。”

李宁点点头,躬身告辞。

雁来抬起眼,就见李宽和李宥不知已在后面站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