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然后他就看到了毕生难忘的一幕。(第4/4页)
“这……”雁来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要说这是封建迷信吧,柳宗元确实是有点惨的,他的父母,两个姐姐和妻子都已经去世了,如今留在身边的只有和娘这个女儿,连柳宗直都是堂弟。
就算是现代人,也难免要怀疑是不是自己命太硬给克的,何况古人?
沉默了一下,雁来问,“那他要把孩子送哪里去?”
普通人还能把孩子送去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寄养,柳宗元却没有这样的选择。
“说是把孩子舍给菩萨,应该能保佑她平平安安长大。”郝主任也是叹气,“具体送哪里还没有确定,估计要先考察一下洛阳的寺庙,找个有女尼的、条件不错的。”
雁来说,“不能在家修行吗?”
“不能让孩子在家修行吗?”刘禹锡也在问这个问题。
柳宗元苦笑一声,“人能欺人,能欺天,如何欺心?”
在家修行,那就只舍了一个名义,连他自己都不信,如何能让天相信?既然要舍,就要让和娘剃度出家,真正跟他这个父亲断了联系。
“既然如此,不如舍给我吧。”身后突然传来一道女声。
两人回头看去,就见薛涛站在院子外面,隔着篱笆朝他们微笑。
柳宗元还没开口,刘禹锡就问,“薛娘子不是说笑?”
“谁与你们说笑?我本就有出家修道的想法,这两年也时常斋戒,不过差一张度牒罢了。”薛涛说。要不是跟着高泠来了这里,她这几年应该就会搬到成都郊外,闭门修行,与经籍、诗书和丝竹为伍。
至于度牒,因为出家之后就成了免课户,所以朝廷管控得还算严格,除了要通过考核之外,还要花一大笔钱。
不过这些对薛涛显然都不算什么。
刘禹锡视线落在薛涛身上,这才意识到,印象里她的衣袍皆是青灰二色,没见过别的,至于饰品更是一概皆无,头上的莲花冠和簪子也都是木制的。
他便回头去看柳宗元,“这倒是两全之策。”
薛涛现在算是他们的同事,就算之后真的出家了,往来也不会少,时时能看到孩子,也不用担心她受不了清规戒律,或是寺中照料不周。
柳宗元也看向薛涛,他一夜未睡,神色有些憔悴,眼下能看到明显的青黑之色,显然这个决定并不是心血来潮。
可是真的到了这一刻,不知为何心中还是迟疑不舍。
毕竟他虽然想好了,可是真要把孩子送走,总得等和娘病好,挑拣一下城里城外的寺庙,还会有一段不短的时日。
但薛涛这一开口,分别似乎就在眼前。
薛涛见状,便又道,“孩子那里不必明说,就说让她拜我为师,跟着我读书便是,等她长大了再说。”
等她长大了,出不出家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柳宗元并不是真的笃信佛法,只是自我厌弃,认为是自己给孩子带来了厄运。那么让孩子拜一个老师,用这个理由从家里搬出去,对和娘来说,肯定要比被父亲送到寺庙里出家要好接受得多。
他站直了身体,朝薛涛深深一礼,“多谢薛娘子。”
“不急,先等孩子养好了病。”薛涛说,“这几天我也经常过来看看,跟和娘熟悉起来,你们也旁敲侧击一番,她要是愿意拜师,事情就容易了。”
这件事就这么解决了,虽然算不得圆满,但对柳宗元来说,算是了却了一桩心事。
雁来听说这个消息,也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她已经在论坛上看到了玩家的讨论帖,和娘原本会在明年四月夭折,如果能够改变这孩子的命运,也算是功德一件。况且柳宗元的女儿,想来也不会太愚笨,现在又拜了名师,将来必然会有一番成就。
不过薛涛的行动力真是惊人啊,才说要培养有天赋的女孩,这就开始收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