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你以为你是在看谁作诗.jpg(第3/4页)

反正看着都花团锦簇的,更多的她也看不懂,可能连他们用来吹捧她的典故都不知道。

事实也确实差不多。

大部分人的诗连用词都经常重复,甚至还有人绞尽脑汁也没在规定时间内写出来,干脆交上半首,或者抄一首自己的旧作充数。

最后脱颖而出的还是那些人。

但也并非没有惊喜。

——这个李正封是哪位?

——韩愈叫来的好像,他朋友是真的多,服气。

——这题我会!他写过“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这个我知道,但我居然完全没听过他的名字?

——我们不知道的诗人多了去了。或许这就是大唐吧,就算是这种级别的才子,也还是会被韩孟元白刘柳那样的天才掩盖掉光芒。

——韩孟元白刘柳的含金量又上升了!

——哇,这首好长!是韩愈啊,那没事了,甚至感觉一张纸限制了他的发挥,不然还能更长……

——hhhhhhh他好像经常把诗当成散文来写。

——好好好,要宣布结果了!

雁来看着摆在眼前的四首诗,陷入了选择困难症。

“其实我不懂诗。”她诚恳地对薛涛道。

薛涛忍笑,“我猜到了。”

“所以要不还是……”

“这个结果只能由你来宣布。”薛涛打断她,“雁帅至今还没有定下丽正书院的属官吧?正好以今日之高下定之。”

雁来不说话了,这确实是一个问题,她纠结了很久也不知道该怎么定。人都已经到了,总不能再拖下去,趁这个机会分个高下也不错。

好在薛涛还是很体贴的,在每一首诗的结尾都写了评语,她可以参考。

顺便她还打开弹幕看了一眼玩家的评价。

毕竟都是经受过现代化通识教育的,就算不懂诗的典故和格律,基本的审美还是有的。

但情况跟雁来想的有亿点点初入,因为弹幕上还在艰难地辨认生僻字……

这倒也确实是接受通识教育的人深入读诗的时候很容易遇到的问题,因为会被选上课本的诗大部分都朗朗上口,明白晓畅,标准跟白居易差不多……但白居易这种浅近,历朝历代都在被人诟病,大部分的诗,阅读还是有门槛的。

所以白居易火有他火的道理啊!

如此一来,雁来倒也不再纠结,将有生僻字的那几份都放在了一边。

韩孟刘惨遭黜落。

剩下的三份,雁来看来看去,还是把白居易先拿掉了。

虽然白居易的名气和诗歌成就应该比另外两人更高,但事实就是,比较来比较去,总觉得他还是失之浅易,不事雕琢。可能给他几天的时间去思考、修改,他能改得更好,但即兴作品终究稍显平淡。

总是被人诟病,果然也是有原因的。

薛涛站在一旁,看到这里,若有所思。

也许雁来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但是她的选择终究还是有倾向的,相较于叙事,她更喜欢写意的作品。

薛涛几乎是立刻就意识到了原因,因为她自己其实也是一样的。

那是她们最初认识诗、感受诗自然形成的印象,是诗的本色,也是诗的巅峰,是已经回不去了的——盛唐风骨。

她的眸光微微移动,落在了其中一份诗稿上,下一秒,雁来就伸手拿起了它。

薛涛因为自己猜对了而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她从雁来手中接过诗稿,将它念了一遍,而后宣布,“柳宗元此诗,当为本场第一。”

……

“啊——”直到诗会结束,大家各自散去,回到住处,雁来才猛地抬手一拍脑门,想起来一件要命的事。

“怎么了?”郝主任连忙问道。

雁来转头看着她,脸上露出了几分做错事的懊悔和紧张,“薛涛啊,我今天那么自然地点她做了主持人,结果她根本没作诗!”

当时她也没有多想,但后来经过薛涛提醒,才意识到诗会的结果,也会决定这些人接下来的职位。

可是薛涛根本没有写诗!

雁来的懊恼有一半是因为自己的疏忽,还有一半是因为薛涛分明当时就已经意识到了,却从头到尾没有露出任何异色。

仿佛她早就知道会如此。

当然、当然,薛涛可以这么想,因为现实就是她身为女性,竞争力会天然低于其他人,可是雁来怎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呢?

上官婉儿彩楼评诗,多么风光无限,可是楼上的人和楼下的人都知道,他们并不在一个赛道上,所以他们不会嫉妒上官婉儿,反而会争相交好于她。

但薛涛明明不是,却因为雁来的无心之失,一开始就让她站在了跟其他人不一样的位置上。

之后再拨乱反正,其他人肯定不会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