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只要轻飘飘的“不听”两个字。

长安,曲江池,杏园。

每年皇帝都会亲临此地数次,大宴群臣,偶尔私底下也会过来游幸一番。

不过这一回,李纯并不是来玩的。

前两天,李吉甫建议他招募天兵,为自己所用。这种事,当然是不方便以朝廷的名义去跟雁来交涉的,只能私底下办。今日,就是来见那有心接这个任务的天兵。

其实李纯是不太想见天兵的,因为每次见到他们,准没好事。

但这种事,他不可能完全放心交给李吉甫去办。李纯现在已经意识到了军队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好处,涉及到军队的调动,还有可能要支付大笔钱财,不亲自到场他不放心。

好在这个叫胡某人的天兵的态度好得出奇,不仅提前到杏园外等候,见了他也是礼仪周全、十分恭敬,让李纯心下好受了一些。

寒暄完毕,就要进入正题了。

虽然心知肚明这是一桩生意,但李纯身为皇帝,还是要脸的,平常收钱,那都是下面的人非要进奉,他勉为其难收下而已。如今要跟人讨价还价,他当然不方便开口,因此只是坐在一旁,听李吉甫跟天兵交涉。

李吉甫深谙皇帝的心思,因此没有一上来就直接问价,而是先问起天兵的打算,为何会想要接受皇帝的雇佣——他虽然跟皇帝提了建议,但消息暂时没有宣扬出去,是天兵拿着郗士美的推荐信主动找上门来,说是愿意为皇帝分忧,解决成德之事。

对此,李吉甫倒是没有怀疑,毕竟成德的消息,长安城已经传遍了,何况还有不少天兵正在河北一带出没,他们知道得恐怕比宫中更早。

多此一问,其实是给皇帝听的。

毕竟这事实在太巧,显得他像是天兵的说客,又是要从皇帝的私库掏钱,就算现在皇帝不怀疑,事后只怕也会多想,不如先说清楚。

胡某人虽然温文有礼,但一开口,也是天兵式的直白,“我等在大唐境内行动,难免要与各方势力打交道,若是能顺便替陛下分忧,何乐而不为?”

是能顺便赚钱,何乐而不为吧?李纯下意识地想。

不过也对,以天兵的行事,一旦到了地方上,很容易跟那些骄横跋扈的藩镇起冲突,所谓替他办事,确实只是顺便。

一瞬间,李纯甚至有点后悔,觉得这笔钱也不是一定要花。

不过这念头只是一闪而逝,他很快就冷静下来,这钱买的并不是天兵的行动,而是一个名义。这种事情,如果是天兵自发去做,那即便藩镇服膺、百姓归心,也与朝廷没有任何干系。

他花钱,就是要让所有人知道,天兵是在为他办事。

李纯这样想着,不由得看向李吉甫,希望他能记得确认这一点。

李吉甫也没有让他失望,立刻问道,“既是为陛下分忧,诸位行事就须得时时顾忌朝廷的脸面、陛下的威仪了,不可肆意妄为,这一点,不知胡娘子可能保证?”

不仅说破了李纯的担心,还更进一步,要求天兵在代表朝廷行事时,要约束自己的行为。

胡某人笑道,“既然收了钱,自然要客户至上。我们的信誉,陛下和李相公可以放心。这些条款,都可以体现在契约上。”

话说得直白,但李纯和李吉甫确实放心不少。

尤其是李纯,想到年年给藩镇拨那么多的军费,可是每每朝廷有命,他们还是阳奉阴违,战斗的时候百般推诿,要钱的时候倒是有无数理由。这么一比较,天兵这种拿钱办事的态度,就让人舒服多了。

见他微微点头,李吉甫就又问道,“胡娘子如此胸有成竹,莫非已经想好了如何为陛下分忧?”

李纯闻言,也好奇地看了过来。

胡某人自信点头,“我有三策,皆能为陛下分忧,端看陛下如何选择了。”

“不知是哪三策?”李纯没忍住,主动开口询问。

“这第一策,便是陛下选定新任的成德节度使,我们会护送他到成德赴任,解决整个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麻烦,直到他坐稳这个节度使的位置。”

李吉甫立刻问,“如何判断他坐稳了节度使的位置?”

“自然是麾下军队皆如臂使指。”胡某人知道他问的是万一玩家走了,军队又有反复怎么办,因此直接道,“若是现在的军队不听话,那就打散了重组。”

李吉甫闻言,心情有些复杂。

这样的力量本该归属于朝廷的,如今却还要向安西军去借。反过来说,安西军若是能随意打散成德军重建,那么这支军队就算再好用,对上他们的时候也不会有用了。

李吉甫竭力控制着自己不去深想,脑子里却还是情不自禁地浮起了一句圣人言:“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