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玩家都已经到了这里,怎么可能空手而回?

直接大军压境,吐蕃就顾不上于阗那边了是吧?

这什么新时代的围魏救赵啊!

直到骑着马出了城门,尉迟信回过神来,看着周围跟出门踏青一样说说笑笑、轻松愉快的玩家,再想想于阗国中小心翼翼、艰难支持的人们,对天兵的行事风格便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

正所谓一力降十会,有了足够强大的力量,自然就不需要瞻前顾后、以备万全,无论对方出什么招,都能以力破之。

所以一路上,尉迟信都在打探那位雁帅的消息。

对于雁来的事,玩家当然是知无不言,尉迟信听了一路,不由得生出高山仰止之意。

尤其是听说雁来这回去长安,不仅是为了受封,还一力推动了唐蕃两国的互市贸易,就更是叹为观止。

他早就应该走出于阗,到外面来看看的,外间这般风云突变,于阗却什么都不知道。

他一门心思想着这些,自然也没有留意其他细节,直到这一晚停下来休整的时候,才猛然发现,这个临时营地大得有点离谱了。然而这还不是全部的人,直到天黑之后,也仍然有人在陆续赶来。

这人数多得连尉迟信有些不安了,忍不住问身边的玩家,“这支大军到底有多少人?”

“能来的都会来吧。”玩家随意地说,“有些人实在抽不出空,那也没办法了。”

尉迟信尚在无言之中,又听他道,“不过我们这边的人算少的了,另外一支大军会从拨换城出发,绕过疏勒城直奔于阗,所以人应该比这边更多。”

尉迟信:“……”

他估计这一路已经有两三万人了,再加上后面赶来的人,就算没有五万,也差不太远。另一路大军更多,那岂不是总共有十几万人?

“这……”他艰难地开口,“人数会不会太多了?”

于阗国总共也没有十万人啊!

加上迁移过来的吐蕃人和驻守在当地的吐蕃军队,倒是有这么多人了,但其中有战斗力的一半都没有,真的不值得这样如临大敌。

天兵怎么回事,他们都是这么打仗的吗?

“难得要开战了,大家都不想错过嘛。”玩家回答,好多人都是后面才进来的,还从来没上过战场呢,都指着这一回了,“再说了,打消耗战,人不够多怎么行?”

“而且大家其实也不光是去打仗啦!”玩家的语气突然兴奋,“听说于阗出产美玉,这不都是慕名而来吗?”

那可是和田玉啊!

在现代,和田玉已经快被采到枯竭了,最重要的是新开采的原石质量也下降了很多,造成玉石价格年年上涨、假货横行,根本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起的东西。

可是在大唐,情况就不一样了。

虽然对玉石的推崇古已有之,但是因为西域隶属于中原王朝的时间不多,地方又偏远,运输困难,所以基本还没怎么开采过。

于阗人甚至都不需要开山采玉,因为每到春日,昆仑山上的雪水融化,就会将埋藏于山中的玉石冲击得圆润光滑,等秋季洪水泛滥之时,这些光华的玉石就会顺流而下,而后深秋河水干涸,它们又会搁浅在水底。

传说于阗有白玉河,黑玉河和绿玉河,夜晚的月光照耀在河面上,光线最明亮之处就能采到美玉。

想一想那样的场景吧,在月色皎洁的夜晚,人们赤着脚在河里站成一排,踩着河床一直溯流到河的上游,时不时弯腰拾起踩到的玉石,那画面简直像是一首天然的诗。

这简直是为玩家量身定制的活动啊,谁不想亲身体验一下?

尉迟信听着天兵充满期待的畅想,张了张嘴,想说真正的采玉没有那么美好,那是一种极为辛苦繁重的劳役。

但他最后还是没有开口。

如果有什么人能将那美好而诗意的幻想变成现实,那应该就是天兵了。

只要他们能做到,那就不是幻想。

……

长安城里的天兵,好像一夜之间消失了。

天兵的人数虽然多,但跟长安城上百万居民比起来,连零头都够不上,但是很奇怪,当他们倏然消失的时候,整个城市都像是空了大半。

习惯了他们的存在的人有些难受,不习惯他们的存在的人,就更不舒服了。

毕竟玩家虽然烦人,但就在眼皮子底下,就算他们行事再怎么出人意料,也是能观测到的。现在他们突然消失在视野之外,不会让人松一口气,只会更加不安。

就连深宫之中的皇帝,收到这消息,都有些坐不住了。

一定是出了什么事,而且还不是小事。

俱文珍心头也有些忐忑,“老奴已经遣人去秦州打探消息了,只是……”

只是什么,他不方便说出来,但李纯已经听懂了。只是以天兵的行事来说,打探消息的人来回这几天,他们搞不好都已经将事情给办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