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他这一生,好像都在生不逢时。(第3/5页)
雁来忍不住揉了揉额头,玩家果然从不让人消停。
玩家见状,又连忙道,“雁帅放心,您只要允许他们跟着队伍走就好了,剩下的我们会处理好的。”
见她们几双眼睛亮闪闪地盯着自己,雁来就知道自己的猜测是对的。她们一开始或许是好心,但后来人越聚越多,却还是放任,当然也有她们的打算。
君不见章立早一个“送人回乡”的大型任务,就赚得盆满钵满。
她们现在也有那么多人,怎么也该再触发一个大型任务了。
而且她们也不是乱来,玩家还真安顿得了那么多人。经验都是现成的,只要大搞基建,来多少人力就能消化多少,只要能养活就行。
正好今年西域大丰收,粮食是肯定足够的。
雁来还能说什么呢?成熟的玩家不仅能自带干粮替她做任务,甚至会自己去寻找任务、创造任务,将所有环节都大致安排好,只等她这里走个流程。
那她也只能给她们发任务了。
收到任务提示,几个玩家脸上立刻露出了兴奋之色,不过看清楚那长长的任务要求之后,笑容又渐渐消失。
雁来见状,在心里满意点头。
自己折腾出来的事,就要自己收尾。
这个任务跟之前那个有本质的不同,因为那些百姓自己有家有业,玩家只需要做一些辅助工作,提供少量物资就行了。但要让这些孑然一身的流民安顿下来,要做的工作可就太多了。
领完任务就忙去吧,一忙一个不吱声。
等雁来在驿站的房间里安顿好,躺在胡床上打开论坛,就在第一页看到了那几个玩家发布的招募帖。
……
太常寺是个清水衙门,而张籍这个正九品上的太祝,又是清水衙门里的边缘人。
官职卑微、俸禄微薄,有时候张籍觉得,仕宦生涯似乎跟自己从前幻想的完全不一样。但更多的时候,他会忍不住想,他这也算是仕宦生涯吗?
人家好歹宦海沉浮,有起有落,先登临高位再从高处跌下,而他……
不提也罢。
夫子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而他活到四十岁,却还是庸庸碌碌、汲汲营营,为那五斗米折腰。
对现实不满意,却又提不起劲来反抗。
好在这个官职虽有万般不好,但总算还有唯一的优点,那就是足够清闲,能让他有时间去做自己的事——虽然也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事可做。
但不管怎么说,张籍觉得自己已经渐渐适应了这种冷落的生活,甚至从中生出了几分恬淡自适。
然后它就突然生出了波澜。
即使是天兵来到长安这样的大事,对在清水衙门坐冷板凳的张籍来说,也只是传说中的故事,他既没资格参与惊险刺激的宫宴,也无意去西市观看天兵的百戏表演。
本来应该是这样的。
直到张籍在自家附近发现了一些形迹可疑、鬼鬼祟祟的家伙。
不是一个两个,也不是一时半刻,而是不管他什么时候出门,或者什么时候回家,都会一不小心发现几个躲在暗中观察的人。
说是躲,但又那么明目张胆,大概只有她们自己觉得自己藏好了吧。
随着天兵的传说日益增多,张籍也终于弄明白了,这些家伙原来就是传说中的天兵。
就……还挺符合传闻对他们的描述的。
不过他们没上来打扰张籍,张籍也假装没发现他们。
时间一长,他就又习惯了这种相安无事的状态,甚至从中获得了几分乐趣。他会数自己今天又遇到了几个人,几个是之前见过的,几个是生面孔,每个人最喜欢的藏身处又是哪里……
虽然从来没有靠近过、交谈过,但他原本冷清的生活,似乎也在这样的过程中,变得热闹了几分。
以前张籍对什么都无所谓,衙门里有衙门的无聊,回家也有回家的冷清,都一样。现在他开始跟其他同僚一样,期待起每天散衙回家的那一刻。
但是今天,他从衙门里走出来,一直到回了家,都没有遇到任何可疑的家伙。
就连街道似乎都比平日冷清了几分。
不,不是似乎,而是真的冷清了。
进门的那一瞬,张籍终于恍然记起,今天就是那位雁帅离开京城的日子,天兵当然也会跟她一起离开,长安城里会有很多人去送他们。
都是与自己无关的事。
天兵从来没有走进过他的生活,所以什么都不会变,以前是什么样,以后还是什么样。
但张籍发现,自己竟无法再适应此刻的冷清。
这一刻的长安城,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更空。
张籍回到自己的书房,坐着出了一会儿神,才打开桌旁的书箧,从中取出一封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