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隐忍和妥协不可能只有一次。(第3/4页)
既然是大唐的子民,当然可以在大唐境内自由通行,他们想来长安看看,有什么问题?何况天兵弄出来的动静虽然大,但却没有什么作奸犯科的行径,长安城的百姓并不觉得困扰,又哪里称得上影响恶劣?
至于有人爬上朱雀门插旗子,似乎是有些冒犯官威,但也没有明文不许,再说旗子上写的还是唐字。
而且对于这种情况,雁来也表了态,“天兵既然是大唐的子民,那也跟普通人一样,难免良莠不齐。若真有天兵犯了法,那依律处置就是。”
总之,既然是大唐的子民,那朝廷就只能自己去管了,她是管不了的。
李贺一边听,一边在心内赞叹。
虽然不知道这是雁帅自己想的,还是身边谋士的功劳,但她说自己身边全是粗人,显然是谦虚了。
不过李贺也早就发现,天兵们并不是没文化,事实上,他们的知识水平相当高,也常有令他耳目一新之语,只是不知为何只会说大白话,不会作文章。
雁来将她的意思表达得非常清晰明白,李贺听完,心中也就有了粗稿,便道,“小子立刻就写来。”
“不急。”雁来说着转头吩咐身边的人,“先带他下去吃饭吧,吃完了再慢慢写。”
李贺有些意外,尤其是等饭菜上来,他发现待客的食物居然跟雁来自己吃的完全一样,就更吃惊了。
菜色并不寒素,该有的都有,只是并不铺张。所以这不是用来展示清贫、简朴的方式,而就是她的日常饮食。
与天兵的相处多了,李贺偶尔也会想,像她们这样自在不羁的人,怎么会愿意受某个人驱策?现在见了雁来,才发现她们的相处模式跟自己想的完全不同。
没有拘束,也没有驱策,而是一种更……平等的相处。
这种平等跟佛家讲的“众生平等”不一样,只是对上不谄,对下不骄,所以无论面对什么事,都显得从容。
这是李贺自己没有,但很想拥有的气质。
等李贺走了,雁来才问一直站在旁边的玩家,“薛医生,怎么样?”
“基本上可以确定了。”薛医生叹了一口气。
之前看玩家直播,她就感觉李贺可能患有马凡氏综合征,后来网上搜资料的时候,才发现学界居然早就有人提出过这样的猜想。
史书记载李贺“纤瘦,通眉,长指爪”,就很像是这种病的症状。
而且李贺的诗,对于色彩的运用也的确与众不同。“塞上燕脂凝夜紫”“鬼灯如漆点松花”,这样的句子简直如同神来之笔,也难怪“当时文士从而效之,无能仿佛者”。
但是从科学的角度去解释,会不会他眼中的世界确实跟普通人不一样?
马凡氏综合征就很有可能导致眼睛发生病变。
所以得知雁来今天要见李贺,她就连忙过来汇报了这事。
现在亲眼见到李贺,虽然还没有经过仔细的查体,但薛医生已经基本可以确定,他的确是患了这种被人称作“天才病”的疾病。
或许就是因为一生都活在病痛的阴影之下,他的诗里才会常常用到死、泣、鬼之类的字眼。
那些奇诡的文字,放在别人身上是中二病,但放在二十七岁就与世长辞的李贺身上,却是他对这个世界最真切的认知与体悟,是对他短暂却璀璨的一生最忠实的记录。
听她这么说,雁来就问,“有治疗方案吗?”
天才固然令人惊叹,但如果能好好活着,当然更好。
“目前没有手术条件,只能保守治疗了。”薛医生说,“好在我们还有时间。”
李贺今年十八岁,距离二十七岁猝死还有九年。如果能改变生活习惯,坚持吃药做保守治疗,或许还能活得更久,总能等到技术成熟的那一天。
雁来也松了一口气,“那就好。”
见雁来没有别的交代,薛医生就下去开方子了。
于是等李贺写完文章,不止收到了丰厚的润笔费,还收到了一张药方。说是药方,其实只是写了几种常见的,可以用来泡茶的植物,让他经常饮用,反而是后面长长一串日常禁忌更麻烦。
既然暂时不能手术,薛医生也没有直接说出他的情况,只是借口说他身体不好、气血不足,需要好生调养。
但是李贺接到药方,还是感觉很古怪。
他是个很聪明,也很敏锐的人,总觉得这件事有些不同寻常。
可是他从天兵这里接受到的善意太多了,也知道她们那种自来熟的性情,虽然觉得有些突兀,但这事让天兵来做,好像又理所当然。十九岁的他仍然充满希望,当然想不到自己年寿不永,所以琢磨一阵,也就将这事放下了。
倒是巴童很重视,依着方子买了药,天天给他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