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天兵是一柄双刃剑,可伤人,亦可伤己。(第3/4页)
……
夜已经很深了。
李鄘坐在书桌前,还在斟酌这封奏章要怎么写。
到他这个位置,写奏折当然不能只是把情况交代一遍,其他的都等上面安排。他要在奏折里,给出自己的处理方案和建议,以便陛下与朝中诸公能够早作准备。
如果天兵只是一支跟安西军一样强大的军队,那虽然可能会对局势造成种种影响,但处理起来倒也没有那么麻烦。
最坏也无非是又多一个不听朝廷号令的藩镇。
但天兵若是唐一所说的那样混沌桀骜,反而叫人不知如何下手了。
好半晌,李鄘才缓缓落笔,写下“静观其变”四个字。
不过奏折写完了,他没有立刻就让人去送,而是打算这两天让下面的士兵去跟天兵相处一番,看看具体是什么情况,与唐一所说的内容印证一番,再将之送出。
所以第二天一早,李鄘就叫来了自己的亲兵队长,让他亲自带着人去城外送犒军的物资,顺便摸一摸天兵的底。
昨晚的接风宴,亲兵队长也在场,只不过长官们坐着吃喝,他在门外站岗而已。
但该听的都听到了,自然也明白李鄘的意思,当下领命而去。
本来听了唐一那些话,亲兵队长心里是有些打鼓的,生怕天兵都是穷凶极恶之辈,不好相处。但实际接触下来,却只觉得他们虽然很多地方都表现得十分无礼,行事也过于随意,但又绝不显得粗俗。
转念一想也是,这毕竟是天兵。
虽然亲兵队长有些见识,不至于跟普通百姓一样目之为仙人,但是就连京畿地区的百姓也比外地的知书识礼些,天兵这样的表现也不足为怪。
不过胆大妄为也是真的。亲兵队长过来的时候,玩家正商量着要派一支小队回秦州去,打探一下徐复他们大概什么时候到。
——还是昨天见了李鄘,他们才知道,电视剧里演的那种钦差到了当地都不知道的情况,其实是很少见的,正常的流程是提前好几天就行文给地方,告知要来的消息,让他们做好准备。
像玩家这样不管在自己的地盘还是敌人的地盘上都习惯了横冲直撞,都已经兵临城下了才想起要去跟城里打招呼的,属于是违规。
也就是李鄘没跟他们计较。
不过普通玩家是不知道规矩,唐一就是故意的了。
天兵不需要这么规矩,也不可能这么规矩。所以从一开始就让大唐人习惯这种不规矩,对大家都好。
扯远了,总之,大家猜测徐复他们肯定会按照规矩来,那秦州城说不定会有消息,干脆就派人去打探一下。
然后,亲兵队长就眼睁睁地看着玩家商量着商量着,就开始动手了。一场混战之后,场上唯一还站着的一支队伍,就获得了去秦州城打探消息的资格。
……所以为什么连这种资格也要争抢啊?
不要搞得好像去秦州城打探消息是什么美差一样啊!
等到小队离开,营地里就迅速恢复正常,所有人都若无其事,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或者说,这种事情对他们来说太寻常了,寻常到完全不会去在意。
等坐下来跟天兵聊天,亲兵队长又打听到了更多之前不知道的细节。
比如那个被斥候抓住的高富帅,竟然单枪匹马去过吐蕃,这回的结盟也是在他的推动之下达成的。
这样的手段,说是翻云覆雨也不为过了。
但这样一个人,在天兵之中居然平平无奇,甚至都没混上一官半职,只是因为熟悉吐蕃,才成为了使团的编外人员。
李鄘对此反而毫不意外。
“天兵挑选文武官员的第一条标准,恐怕就是稳重、安分。”听到亲兵队长的疑惑,他不由笑道,“还没做官就能翻云覆雨,真做了官,手下能管人了,谁知道还会折腾出什么大事来?”
不过这样看来,唐一的话非但没有夸张,反而已经是润色过了的。
桀骜不驯胆大妄为都只是表面,唐一所说的“没有畏惧之心”才是本质。
以天兵的行事,李鄘真怕他们到了长安城,第一件事就是溜进皇宫里去看看皇帝长什么样子。
如此一想,李鄘竟有些庆幸自己已不是京兆尹了。不然,再强硬的手段,也不知该如何用在这些天不怕地不怕的天兵身上。
这么一对比,如今需要头疼的事,倒都不算什么了。
……
去秦州打探消息的小队,直接将使团带回来了。
不仅有徐复为首的大唐使团,还有论芒杰为首的吐蕃使团。
原来高富帅走后,他们又等了几天,跟吐蕃的使团一起出发,所以就晚了一些,以至于落到玩家后面去了。
城中的李鄘收到消息,跟唐一联袂前来迎接使者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