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有人想杀他,也有人想保他啊。(第3/4页)
“是。”尼玛先应了,然后才迟疑道,“只是我的身份,未必能打听到什么。”
在吐蕃,只有身份相当的人才能说得上话。
高富帅笑了一下,“去吧,只要他们想让我知道,你肯定能打听到的。”
要不然,何必特意派人来接,让他们就这样什么都不知道的进城不是更好?
尼玛有些怀疑,但是看了看高富帅的脸色,见他不仅没有担忧,反而有些兴奋,不由心下一动。
虽然也是一路朝夕相处,但是高富帅还是比归园田居有城府一些的。
至少他能管得住自己的嘴。
所以尼玛心里虽有诸多猜测,但是他至今也不知道西域的具体战况,只是出了这么大的变故,很明显是针对高富帅、或者说是针对他背后的天兵和安西军来的。
看高富帅的表情,今日的刺杀虽然凶险,但似乎并不是坏事。
尼玛是个很有分寸感的人,他很清楚,自己对高富帅最有价值的,就是一路上他问的那些事情,国中有哪些大贵族,苯教和佛教的争斗又是怎么回事之类的。
但尼玛毕竟只是个奴隶出身的士兵,尽管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敏锐与谨慎,知道了很多这个身份不应该知道的东西,但高富帅的很多问题,他能给出的答案其实也还是笼统而含糊。
甚至是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他才将自己脑海里的那些记忆梳理整合了一遍,对国中局势有了初步的判断。
等进了城,他就帮不上任何忙了,反而需要高富帅庇护他。
要不然,在吐蕃,别说是一个奴兵,就是平民百姓甚至底层贵族,死也就死了。
赞普赤松德赞在位时,制订了“三喜法”,其中规定:赞普杀死他的属民,就像是父母打孩子,属民应服从赞普,但是如果赞普违背了佛法,属民可以反抗他。
虽然这个规定的重点是后半句,但也可见吐蕃国内森严而残酷的等级制度。
奴隶的出身让尼玛吃了太多的苦,也非常能认清自己的位置。
现在,相比起质疑,他更相信高富帅的判断。
尼玛恭敬地应下,离开了房间。
过了很久他才回来,脸上的表情有惊愕、有震动,还有一丝无法掩盖的惊慌,看向高富帅的眼神十分复杂。
“怎么了?”高富帅有些莫名。
尼玛迅速敛去眼底的神色,轻声问道,“郎君是不是早就知道了?”
“知道什么?”高富帅问。
“论洛丹的大军,在西州城下全军覆没。”尼玛喃喃着说出了自己刚才打听到的消息,“如今不止龟兹东边的焉耆和西州,就连拨换城也已经是安西军的地盘了,疏勒城虽然没有被攻下,但也岌岌可危。”
直到此刻,重复着这段话,尼玛仍然有种难以置信的恍惚感。
尽管尼玛本人早就暗地里站在了安西军的那边,认为有天兵在,安西军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但是这才多久?
就他们赶路的这两个多月的时间,西域却已经是风云突变,局势彻底颠倒了过来。
吐蕃军队节节败退、毫无招架之力,要不是在疏勒城稍微遏制了他们的攻势,说不定这会儿整个西域都已经落入安西军之手了。
听到尼玛提起这个,高富帅咂了咂嘴,也有些遗憾,这些战争他全都没能参与!
不过能亲眼看看吐蕃人得知此事后的脸色也不错。
既然尼玛已经猜到了,而且消息早已传开,高富帅也就不再隐瞒,满脸好奇地问,“疏勒城那边的消息都已经传回来了,这么快吗?”
“西道的路比较好走。”尼玛说。
实际上东道的路也不差,只是他们不走寻常路,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都在翻山越岭。事实证明,虽然直线距离近了一些,但还真没快多少。
但这是高富帅选的路,所以尼玛就直接含糊过去了。
得知西域的战事高富帅一早就知道了,尼玛也冷静了一些,从那种不真实的恍惚之中回过神来,对高富帅道,“这这些消息已经在城里传开了。据说,论洛丹的大败惹得城中某些贵族十分不快,听说你到来的消息,就派了人来报复你。”
报复他泄愤是假,不想让他见到赞普才是真的吧?
高富帅笑了笑,丝毫不慌,“这次他们没能杀死我,之后就更没有机会了。”
在尼玛出去打探消息的这段时间,他也想了很多,基本理顺了脑海里的想法。
城里已经知道了西域的战报,这一点他已经猜到了,不然论勒赞对他的称呼不会是“安西军的使者”。
不过想想也是,他们这支队伍的行进速度,差不多是一天六十里。考虑到路况,对于一支普通的队伍来说已经算是很快了,但是跟传递军情急报的飞鸟使比起来,那还是差了很多的。